词条 | 居室布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居室布置分类:【地域文化】 潮汕地区民居建筑颇有特色,潮人也极重居室装饰,尽力创造、布置好起居环境。古时,潮州的望族大户营造屋居,必建立家祠;在村坊市集,一般多是茅竹篱围起。但在城里则是“高闲闳、厚墙垣”,市镇中亦多鸟革?飞,姿意修饰务求壮丽。有钱人家必构书斋,雕梁画栋,缀以池台竹树。由于建筑材料所限,民居建筑高度很少超过两层,辄用贝灰和沙土筑墙,“地亦如之,坚如金石”,普通人家用贝灰加沙、粘土夯成“灰土角”,如讲究者则建时用木板夹起夯墙,中以贝灰掺糯米、糖、石块夯成,坚固无比,即遇飓风摧扑烈火焚余,而墙垣卓立,无崩塌者。 潮汕民居建筑的主要格式,有“抛狮”、“四点金”和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左右带有从厝和后包的“三落、二从厝、一后包”、“四马拖车”(即左右各有二从厝)和“三门面”等。农村普通农户则多是建“竹竿厝”。 “抛狮”俗称“一落二伸手”,“落”即进,“四点金”即前后两落。“四马拖车”即中间有座雄伟高大、共有数进的主体建筑,左右各有四道与主体平行的花巷。“三落二花巷一后包”,第一落(进)有凹形门洞,俗称“门楼肚”,进大门中间是过渡厅,有道“反照”档在正中,左右各一间房,称“前房”。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通廊前端各有一通花巷,左右门俗称龙虎门。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大厅,两边各有一间“大房”。二进与三进中间也有天井,结构相同。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后库”。后库左右有门通后包。后包是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在主体建筑两边各有一列与它平行的房子称为“花巷”,由龙虎门和格子的内外子孙门连接起来。 一般民居有植树的习俗,称栽“镇宅树”,以挡罡风。 潮汕民居极重装饰,不少家庭从外到内用民间工艺予以装饰。以嵌瓷、灰雕、彩画等装饰栋梁脊、脊角、山墙、垂带、照壁等。如嵌瓷是潮汕特有的民间工艺美术,艺人用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屋顶上如脊端等部位贴出浮雕或立体的各种图像,像花卉、鸟兽、戏剧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加之瓷片表面光滑、色彩鲜艳,使整个屋顶显得富丽堂皇。 潮人还喜用金漆木雕、金漆画装饰檐档、大门、窗扇、闪门,梁架、屏风等。金漆木雕也是潮汕特有的民间艺术,先采用高超的雕刻技术浮雕、通雕、线刻,镂刻上花果、鱼虾或戏剧故事中人物,雕刻后上漆贴金,熠熠生辉。 此外,民居中用石雕装饰“门楼肚”,或石狮、石鼓等,用潮绣装饰厅堂,厅堂挂上潮绣挂屏、条幅、彩眉等饰品,在大门口、厅堂口悬挂红灯笼,这些都是明清至民国时潮人装饰居室的传统习惯。 一般人家都注意保持居室洁净,较能恰如其份布置居室,保持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