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屈斗宫德化窑遗址分类:【传统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至清代民间瓷窑址,在德化县境,因昔有屈斗宫庙宇而得名。已发现窑址200余处。创烧于宋,北宋以产白瓷为主,南宋以青釉瓷为主,元以白釉瓷为主,明以低铝高硅的“象牙白”蜚声中外,英国女王誉之为“世上独一无二的珍品”。已发现斜坡龙窑窑基两座,均残;分室龙窑窑基一座,发现于屈斗宫,保存较完整,有窑室17间。1976年发掘出土瓷器及烧制工具八千余件。其中,北宋瓷器有碗、盘、碟、洗、钵、壶、瓶、盒等,有刻花、划花等手法,以莲荷、牡丹、云水、蕉叶和缠枝花卉居多;南宋以形式多样的荷口瓶和军持壶最具代表性;元代装饰技法均用模印,有梅、菊、牡丹图纹和寿、福、?等文字,构图简明,直道纹洗底部有印蒙古人头像的,三足垫饼上有刻划八思巴文的;明清窑纯白瓷器,胎质薄,透明度高,造型雅致,十分精美。屈斗宫德化窑瓷器早已远销日本、东南亚、中亚、东非等地,是中国外销瓷中数量最多、销地最广的瓷窑之一。一些瓷器盒盖印有“长寿新船”之类字样,也说明是由海上运销国外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