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产品采集加工习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山产品采集加工习俗分类:【中国民俗】 俗话说:“靠山吃山,临水吃水。”黑龙江省山多,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多得山林之利,对山产品的加工采集便成了习俗。 关东谚语:“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忑砺草。”为了叙述方便,分药用山产品、菌类山产品、山野菜、山果产品分别叙述。 人参是黑龙江省山中的特产。早在唐代渤海时期,人参就是朝唐的名贵贡品。《契丹国志》及《金史?地理志》俱谓:女真地饶,山林土产人参,宁江州以人参为市。《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云:人参生上党山谷及辽东,如人形者,有神,故谓之人参神草。 枸杞。落叶小灌木,属茄科,中医以果实即枸杞子、根皮即地骨皮入药,是名贵的药材。枸杞子主治目眩昏暗、肾虚腰痛等症,地骨皮主治虚劳发热、盗汗、咯血等症。在黑龙江省采集枸杞经久成俗。 松子。黑龙江省是红松的故乡,自古这里就盛产松子。有关松子的名贵,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北盟会编》云:“松子,女真所产。”《柳边纪略》云:“松塔,松子?也。打松子者,九阿机中伐木取之,大木塔多者,取未尽,辄满车。”渤海末王十九年,贡松子于后唐,可见唐代时,松子已成贡品。 蜂蜜。蜂蜜自古以来就是黑龙江区域的特产。在渤海时期,大兴二十七年,使臣曾以蜂蜜聘于日本。《契丹国志》载“女真产蜜”。《宁古塔纪略》载:“土人不知养蜂采蜜,有采松子者,或樵于枯树中得蜂窝,其蜜无数。汉人教以煎熬之法,使有蜜然。”后来,养蜂采蜜,就成了习俗。 在黑龙江区域内,药用植物异常丰富,有专家统计,其中中药材可分54科、112种。除人参早已驰名中外以外还有党参、黄芪、当归、贝母、天麻、元胡、半夏、麦冬、车前子、防风、益母草、五味子、刺五加等。黄芪中的北芪被视为上品,北芪中宁古塔所产的更被视为佳品。 菌类山产品。黑龙江的山产品中,菌类蘑菇是自古以来的名品,山珍海味中的山珍,就多指菌类蘑菇,如针松茸、元蘑、榛蘑、花脸蘑、草蘑、灰蘑、油蘑、松蘑、白蘑、黑木耳等等。 松茸最为名贵,号称“蘑菇之王”。松茸也称“松蕈”、“松口蘑”,体态肥大,肉质银白、细嫩,香味浓郁清新,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采摘松茸,自古成俗,都是披星戴月入山,待太阳冒山时,松茸始破土露芽展腰。采松茸时忌用铁器,要用竹木利器挖取,不能连根挖出,要保护好茸根,以待再生。 宁古塔的塔蘑是出了名的山珍。江南才子吴兆骞,流放宁古塔数十年后,被恩准赎归故里,他晚年每每忆想宁古塔,还想到宁古塔的塔蘑味极鲜美。美食中常说的“海参、猴头、燕窝”,“猴头”就是指宁古塔林中所产的猴头蘑。 山野菜。黑龙江省盛产山野菜,自古采摘加工山野菜成俗。山野菜的品种很多,如薇菜、蕨菜、柳蒿芽、黄花菜、蒲公英、明叶菜、山蒜、山芹菜、苣蘑菜、驴蹄菜等等。这些山野菜都是应时采摘,可鲜食,可晾晒干后储存,以备随时食用,也有腌渍的,以备冬天食用。 山果。在黑龙江区域的密林中,有丰富的山果资源,如山葡萄、山梨、山楂、狗枣子、刺莓果、山樱桃、都柿、山里红、山杏、山枣、山核桃等。这些山果是应时采摘,可鲜食,可储藏。储藏的方式是切片,放在太阳下晒干,用筐储藏起来,以备食用。有的是放在陶罐埋入土中,越冬后取出食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