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西民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山西民居分类:【风俗文化】 山西从地理上看,高低洼。平原盆地,河湾沟壑,气候不一,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居住形式。山区多以窑洞为主,平原多以平房为主。且一般人家都取单家立院的居住形式。 山西省内主要民居形式有窑洞、平房、瓦房、楼房、石板房、庵棚。山区丘陵地带贫苦人家多依向阳山崖挖土窑洞,多为一明两暗形式。有的土窑前面装修砖石门脸,有的只用黄泥或白灰抹个门面、木构门窗,糊的百麻纸上贴上鲜红的窗花,门口挂着一两串南瓜葫芦。山区石料开采方便,大部分以盖石窑洞为主。夯实地基砌起窑壁,在中间填土成窑顶半圆形,称堆土牛。依土牛砌成窑顶。如用木架旋顶,那更省事。平房,呈后高前低形状。前面采用木柱式,满面开窗,采光好。泥皮土房建筑结构简单,屋顶用碱地淤土和麦秸和泥抹成。秋季五谷登场,房顶便成为晒粮场。瓦房,上宇下栋式的为出水瓦房,以人字梁起架,前面多以砖砌柱,留窗格门洞,多为硬山式结构,一溜顺水压板瓦。较讲究的瓦房为双水悬山式桶板瓦屋顶、排椽插飞、五脊六兽,前全木结构门窗。屋内间架深广,多用木隔断,分出卧、客、厨间。晋南、晋东南农村,大多盖有双出水硬山式二层楼房。楼上只作贮藏物品、粮食用,有钱人家,二楼能住人,前有出厦立柱、楼梯、拦板、门面油漆彩绘。庵棚则是民间常见的临时性住宅。这是夏天瓜田菜地边上竖立起来的三角形、拱形的窝棚。或用黄泥封顶,或以秫秸避雨遮阳。秋收后,牧羊人卷着席子行李铺盖,支起羊棚,开始了夜间卧羊地的生活。 农村多以土炕为卧榻,且多为过火炕。土炕与锅台连为一体,由青砖筑起高二尺的炕墙,炕洞垫起黄土,再用土坯或砖撑起,上面盖泥制炕板。炕中留有一石榴形成桃形小洞,叫炕缝,家家都要留此小洞,否则妇女不生孩子。室内铺苇编席子。被子多以粗布、印花布面,自染蓝布、白布作里,絮棉花缝好,用线引实。褥子小于被子。褥里又多用自仿粗布做里子。枕头有方形的用于靠坐,长枕用于睡觉,用黑布、蓝布做皮,两头多绣以图案。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