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分类:【风俗文化】 座落在祁县城东北乔家堡村内的乔“在中堂”住宅,是一座具有清代建筑风格的民宅建筑群体。始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整个宅院坐西朝东,总共有6个大院、21个小院、313间房,占地面积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4平方米。该建筑群外围不与其他民宅相连,四周的院围墙高约9米至12米不等。主要以女儿墙式垛口为主,其间连有更楼、眺阁、总长350米,构成一座封闭的堡垒式群体建筑。 “在中堂”为乔家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总堂名,由于乔氏家族经商有方,使其资本日益俱增。在清同治、光绪至民国十年期间进行了两次的增建,逐渐形成迄今的建筑规模与面貌。 全院建筑平面布局是以一条长80米宽7米的通道为中心线;分南、北两大部分建筑。在宅院内,北部的院从东到西有第一、二、三院(第三大院为花园),南部的院自西向东为第四、五、六大院。即按乔氏家族称老院、明楼院、书房院、新院、西南院、东南院,与大院大门正对的是祠堂。一、二大院的建筑布局和风格大致相同;都是三进门的院,从外到里依次是府第门、双翘角半垂花门楼,双翘角庑殿式门楼,主要屋顶建筑结构形式有尖山式硬山、卷棚、平房几种样式。都是以“里五外三穿心楼院”具有本地建筑风格而布局;即里院南、北房、东、西厢房都是五间;外院东、西厢房为三间,里院的北房和外院的南房为二层的楼房;在里、外院之间有穿心过厅相连,并在里、外院都设有偏院,这样组成套楼套院。第四、五、六大院在建筑布局上也大致相似,都呈二进门的四合套院。从外至里依次有半山檐台阶硬山式门楼、随墙半垂花门、双翘角庑殿式门楼、偏院有双垂花过门,主要屋顶建筑结构形式是平房、尖山式硬山。 乔“在中堂”住宅建筑布局规整、结构严谨,选材精良,充分表现出古代建筑的特色和反映出贵贱尊卑的等级制度。全部建筑以大木、青砖、筒瓦为主。飞檐脊兽、斗拱脊顶,构造紧凑、精致,富有清末民初民间宅院的建筑特征。院内有起居、炉灶房、食房、祠堂、影壁等生活居住设施,构成民宅居住建筑风格。在建筑装饰上,各大院的砖雕木刻都具有做工精巧、彩绘细腻,富丽堂皇的特点。女墙雕、影壁雕、脊顶雕、檐头雕等砖雕采用浮雕手法工艺精巧,活灵活现,斗拱、门棂、窗棂、桁木等木雕应用五彩粉绘,手法细腻精湛、栩栩如生,它们不仅在选材上考究,而且在表现内容上也富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如木雕有“天官赐福”、“三星高照”、“麒麟送子”等图象。砖雕有“五蝠捧福”、“渔樵耕读”等吉祥图案,充分显示出地方色彩居住特征。 乔“在中堂”住宅,无论从建筑布局、建筑结构、装饰及选料与居住习俗等方面都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智慧才能,它对我们研究和了解民宅建筑及其习俗,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