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岁时节日民俗的发展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岁时节日民俗的发展

分类:【中国民俗】

节日被公认为是传载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从节日活动中,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各民族生产方式、民族建筑、民族艺术、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礼仪,宗教信仰及文体娱乐方式等传统文化相沿成习的传承特点。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在不断推动着各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向前发展,使节日文化习俗体现出时代发展和进步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原始信仰的习俗逐渐减弱。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纳吾鲁孜节”,锡伯族的“抹黑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形成伊始都与这些民族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有关。对大自然的崇拜、恐惧使这些民族坚信神灵的存在,并由此产生了祭神和娱神的心理。旧时,每到传统节日,都要奉行祭神仪式并且举行各种比赛和歌舞活动来娱神,祈求苍天或神灵降福消灾,保佑人畜平安。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这些古老的节日习俗中原始信仰色彩逐步淡化,而娱乐内容也更多地从娱神逐渐转为娱人。人们在美好的、积极向上的节庆活动氛围中,升华情感,并且充分享受到美的欢娱,美的熏陶。

二是商贸、旅游性的节日习俗蓬勃兴起。新疆各民族大多从事农业与畜牧业的生产。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商品经济浪潮的不断冲击,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聚居区广泛开展物资交流和商品流通的进程。一些区域性的商贸和旅游节日,如维吾尔族的“葡萄节”、“甜瓜节”、“赏花节”等迅速发展,带动了新疆民族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新生节日的代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