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发展分类:【中国民俗】 海南汉族节令风俗与中原“相沿成风,相习成俗”基本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乞巧、盂兰、中秋、重阳、冬至等,但也有一些独具海南特色的传统节日,如军坡节等。1949年后,也过元旦、妇女节、儿童节、国庆节、教师节等国家规定的节日。近年来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也悄然盛行起来。黎族人的节日不仅是黎族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黎族的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黎族的传统节日比较少,而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黎族的节日大多与汉族相同,如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但黎族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当数春节和三月三。海南苗族同样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与汉族共度的节日。在一些信奉基督教的苗族地区,复活节、圣诞节等基督教节日也较重要。海南苗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年仔节、清明节、三月三、姐妹节、禾斋节、禾仔节、七月半节、新禾节、冬至节等。多源形成的海南三亚羊栏回族,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源于伊斯兰教的圣纪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等,是羊栏回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此外,还有由当地政府创导和组织的节日,如海南椰子节、儋州调声节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