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岳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岳飞

分类:【传统文化】

又称“岳武穆”,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民间普遍信仰的神明。旧时军人、镖局业所崇拜的行业神碉。字鹏举。早年跟从抗金名将宗泽。后跟随杜充南下,多次抵抗金兵南侵。曾驻湖北武昌,联络河北义军协助防守。1140年郾城一役大败金军,一举收复郑州、洛阳等地。高宗赵构及秦桧一心求和,下令退兵。随后解除其兵权。1142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史载岳飞收编钟相、杨么农民军及山东两河忠义军,组成岳家军,以纪律严明,号令严谨著称。所到之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得民众之心。相传岳飞的母亲,曾在其背上刺有“精忠报国、誓杀金贼”八字。岳飞死后,世人祀其为神。嘉定四年(1211年),宁宗赵扩追封其“鄂王”。理宗赵昀于宝庆元年(1125年),改谥“忠武”。明代宗朱祁钰卑泰年间(1450―1455),赐庙额日“精忠”。民间则传说其乃张飞转世。后道教奉其为神,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又称其为东岳速报司之神。旧时苏州一带民间还奉其为门神。后世皆视岳飞与关羽为忠义神勇的化身,二人合称“双关帝”。旧时军队皆奉其为军神。民国初年,新疆军人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前往关岳庙,祭祀双关帝,届时焚香燃烛,加供三牲,演戏三日,以求其保佑战事顺利。至于镖局供奉岳飞为祖师,是因岳飞武姓高强及其神威,所以镖局武师供岳飞为祖师,祈求佑助一路平安,化险为夷。

南宋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农家出身,善骑射。北宋末年投军。高宗即位后,上书反对南迁,被革职。不久随宗泽守东京,任都统。宗泽死后,南下投张浚部,成为南宋重要抗金将领。建炎四年(1130)收复建康(今江苏南京)。绍兴三年(1133),镇压江西农民起义,获高宗所赐“精忠岳飞”锦旗。绍兴五年,镇压杨么起义。后驻军鄂州(今湖北武昌),晋封为武昌开国侯,联络太行义军,部署北伐。绍兴八年,上表反对高宗、秦桧议和。绍兴十年,大败进军河南的金兵。高宗、秦桧力主投降,下令退兵。欲以淮北的土地求和,恐诸将不服,乃设计尽收诸将兵权。岳飞主战最坚决,召回临安后,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以“莫须有”罪名被害,其子岳云、部将张宪均遭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遗文》。所作《满江红》词,流芳百世。

南宋名将。字鹏举,相州汤阴 (今属河南) 人。出身农家,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喜孙吴兵法。二十岁从军,当时北方的金国正在崛起,四年后便攻破汴京,北宋亡国。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 宣布即位,岳飞当时正在东京留守宗泽麾下任小将,因上书反对首都南迁,结果被革去军职,罪名是越职言事。他又投在河北招抚使张所麾下,与张所论兵,张所大惊道: “君殆非行伍中人!” 破格提拔为中军统领。不久,他又回到宗泽麾下。宗泽死后,岳飞随军南下,转战江淮,在牛头山设伏,大败南渡的金兵,收复江南重镇建康 (今江苏南京),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边界州府军政长官)。此后三年,他参加平定南宋境内的游寇 (并非所谓 “农民起义”),出奇制胜,屡建奇功,被升为都统制 (大将军)。宋高宗亲书 “精忠岳飞”,制成锦旗赐给这位年仅三十岁的大将。岳飞的志向是恢复中原,还我河山,故他在 《满江红》 词中感叹道: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次年,他奉命讨伐金傀儡伪齐军,收复襄阳等六郡,又大破杨么军于洞庭湖,被任命为节度使,驻守鄂州 (今湖北武昌)。岳飞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当时号为 “岳家军”。岳飞数上书论恢复之略,情深意切,宋高宗说: “有臣如此,朕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 又说:“中兴之事,一以委卿。” 但这并非真心话。当岳飞挥师北上,连克蔡州、洛阳、郑州、颍昌、郾城等城,进驻距汴京只有四十五里的朱仙镇时,方指日渡河,却在一日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朝廷诏还的金牌,虽然说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但协同作战的宋军已先期撤回,剩下岳飞一支孤军,只有退路一条。岳飞愤惋泣下,东南再拜: “十年之力,废于一旦!” 作出退兵决定的是秦桧。据说,这位被后代史家怀疑为金国 “奸细” 的南宋宰相正在谋求与金国议和,故不惜一切手段,将正在乘胜前进的各路宋军撤回,以讨金国的喜欢。半年之后,和议已成,举国欢庆,秦桧生怕主战派生事,便密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论功行赏,任命韩、张为枢密使 (国防部长),岳飞为枢密副使,其实是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岳飞固请还兵柄,宋高宗便命他作为张俊的副手,前往镇江指挥韩世忠旧部。韩、张二人都是老将,资历年龄都在岳飞之上,三人之间难免有些不和。秦桧本想除掉岳飞,便利用这种个人矛盾,怂恿张俊使人诬告岳飞,说岳飞叫其子岳云写信给部将张宪,让张宪策划请回岳飞,重新统率旧部。秦桧说这是蓄意谋反,便将岳飞父子逮捕入狱。但查无实据,秦桧便叫主审官伪造证据,最后以 “莫须有” 的罪名,将岳飞父子害死。二十年后,宋孝宗昭雪了岳飞之冤,谥为 “武穆”;六十年后,宋宁宗用韩?胄议,追封岳飞为 “鄂王”,并削去秦桧的王爵 (高宗所封),改谥 “谬丑”。元代修《宋史》,岳飞便成为 “忠君爱国” 的英雄,而秦桧理所当然被列为 “奸臣”,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毫无疑问,岳飞是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关键问题在秦桧其人其事的评价。秦桧在北宋任御史中丞,被俘至金,后来逃归南宋,自称是杀死防守兵士,夺船逃回。但 《宋史》 说是被金人纵回,也就是说,秦桧可能是金人派遣的 “奸细”。一个国家的宰相居然是敌国的 “奸细”,这种事情,也许只有中国人才相信。有趣的是,这样一个背景可疑的人 (据 《宋史》,当时就有许多朝臣持怀疑态度),却在逃归的第二年,被宋高宗任命为宰相,前后主持朝政近二十年。于是现代史家就称宋高宗也是 “卖国贼”。皇帝都成了 “卖国贼”,可怜岳飞们还在 “忠君爱国”。其实,主战与主和并非爱国与卖国的分水岭。南宋承北宋屡败积弱之余,面对百战方张之师,招架不住,欲求和以自保,这是迫于时势,不得不如此。正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在 《廿二史?记》 中论宋金和议称: 以义理而论,似应主战; 以时势而论,似应主和。宋自南渡以后,与金对峙,时战时和,但 “战则危,和则安”,这是历史事实,而非凭理推论。秦桧主和,是成全当时的南宋朝廷,故他深得宋高宗倚重,不惜牺牲岳飞这样的名将,因为即使岳飞等主战将领在前方取得局部胜利,也难以改变宋金的力量对比。毫无疑问,秦桧是一个 “权奸”,是“老奸巨滑” 之奸,而非 “奸细”之奸。他玩弄权术,排斥异己,作威作福,位至封王,权倾人主,非 “老奸巨滑”,何能至此?

南宋军事家、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子兵法》。靖康元年(1126),背刺“尽忠报国”,投军抗金,初隶宗泽。建炎元年(1127),上书反对南迁被革职,后先后投奔张所、王彦,复归宗泽,在黄河南北抗击金军,屡建战功,升任统制。建炎三年(1129)随军南下,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等地。次年,收复建康府(今江苏南京),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绍兴四年(1134),讨伐伪齐,收复襄阳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驻守鄂州,营田屯兵,安抚民众,为收复中原预做准备。次年,平定洞庭湖杨幺起义军。绍兴六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进驻襄阳,派兵深入伪齐境内,收复豫西陕南诸州县。次年,升任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多次上书反对与金议和。绍兴八年,屡次奏请举兵北伐,遭高宗、秦桧嫉恨。十年,金朝毁约南进,他才得以挥师北伐,连克蔡州(今河南汝南),颍昌府(今河南许昌)、郑州、汝州(今河南临汝)、虢州(今河南卢氏)、河南府(今河南洛阳)等地,派奇兵深入京东、河北、河东,联络北方义军;先后取得郾城大捷与颍昌大捷;进军至开封附近的朱仙镇,准备克复故都。因高宗、秦桧主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被迫班师。绍兴十一年,授枢密副使,被解除兵柄。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于临安大理寺狱。孝宗时,追谥“武穆”,理宗时改谥“忠武”。宁宗时,追封“鄂王”。

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岳飞是南渡诸大将中唯一的进攻型将帅,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他富韬略,善用兵,严于治军,善于选将。岳家军有极强的战斗力,获得“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美誉,连金军都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他提出了系统的用兵之道,认为“仁、智、信、勇、严”缺一不可。其中以德为先,即为国家、为收复失地而战,这与“兵以义举”的思想一脉相承。智即以智取胜,认为作战指挥应机智灵活,不拘常法,并重视发挥群众智慧。勇即临战以勇,这是对敌取胜的必备精神。严即严于纪律,并严于律己,重视兵将的选拔与训练,信赏明罚。信即用人以信,待之以诚,爱护士卒,充分调动将士作战的积极性。

岳飞非常重视人民的抗金力量,提出了“联结河朔”的战略思想;他主张集中兵力,统一指挥,以积极进攻代替消极防御,力求改变宋朝分兵防守、不敢让一名武将统一指挥几支大军,以致被动挨打的局面。他善于以少击众,采取以己所长攻敌所短的战略战术。针对战争的不同性质,他主张对农民暴动应采取招抚加打击的方式;而对异族入侵应以消灭有生力量为目的。

岳飞自己过着淡泊清廉的生活,“家无余财”,其情操品行,对后世廉洁思想有很大影响。他提出,唯有“文臣不爱钱,武臣不爱死,天下可太平”。在传统的忠孝观上,“尽忠报国”是其一生的写照。他“侍母至孝”,认为只有孝敬父母,尽人子孝道,才能移孝尽忠,忠于君、忠于社稷。岳飞对祖国、民族的忠诚和抵抗外族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后世已经成为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激励后人热爱祖国,保卫家园,反对侵略,坚持统一。

其著作后人编为《岳忠武王文集》。文学作品不多,但包括有争议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以及《小重山》(昨夜寒蛩)、《送紫岩张先生北伐》、《池州翠微亭》、《五岳祠盟记》等,情辞俱有可观,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与忠愤。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