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崇仁学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崇仁学派分类:【传统文化】 明代以吴与弼(字子傅)为代表的学派。因其为抚州崇仁人,故名。该学派墨守宋代的程朱之学,言心分知觉与理为二。在教育上,吴与弼注重生产教育,认为知识分子应注意于治生,不可游手好闲,养成一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习惯。《明儒学案》载:吴与弼说:“秀才若为懒惰,那他日何从到伊川门下,又何从到孟子门下。”而他自己也常常是身体力行,与诸学生共同耕种。吴与弼继承发挥了程朱之学“敬静”的学说。认为“圣人所言,无非是存天理,去人欲,身体力验,只是走趋语默之间,出入作息,刻刻不忘,久之自成片断,所谓敬义夹持诚明而进者也”(《康斋语录》)。主张“静时涵养,动时省察”作为修养的基本功夫。(修建军)白沙学派 以明代陈献章为代表的学派。因献章为新会(今属广东)白沙里人,故名。主张宇宙万理只是一理所现,此理即心。所谓“君子一心,万理完具。事物虽多,莫非在我”(《白沙子?论前辈言》)。致力涵养,主静坐,“善学者主于静,以观动之所本”(《白沙子?语录》)。授徒初必令静坐以养其善端,反求诸已,“自得”其道,直认静坐为“禅定”,颇倾禅学。门徒多清苦自立,不以富贵为意。此派乃明代心学的发端,为陆九渊至王守仁的中间环节。该学派的主要人物还有李承箕、张诩、贺钦、邹智、林光等,名多不显,在明代中期师白沙之学的湛若水影响较大,其创立的甘泉学派有白沙别派之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