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嵇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嵇康

分类:【传统文化】

三国魏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字叔夜,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与魏宗室通婚,曾任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竹林七贤”之一。聪慧博学,善鼓琴,工书画;崇尚老庄,反对礼教,刚肠疾恶,锋芒毕露。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被司马昭所杀。擅长散文,为文思想新颖,笔锋犀利。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是一篇讽刺庸俗世态和虚伪礼教的绝妙文章。其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幽愤诗》较有名。所著《琴赋》,是描写音乐的名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5卷,至宋代仅存10卷。今有鲁迅辑校《嵇康集》。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字叔夜,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少孤贫,好学,性不喜群。及长,风姿俊逸,恬静寡欲,博闻多通。与魏宗室通婚,官中散大夫。好老庄导气养性之术,常采药山泽,忽焉忘返,著《养生论》。又善鼓琴,工书画,在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隐居二十余年,以锻铁为业,弹琴咏诗以自娱。元帝景元二年(261),山涛举其为官,他乃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声言“非汤武而薄周孔”,公开蔑视封建礼教与官场世态,隐讥司马氏篡权图谋,拒绝出仕。后其友吕安为兄所枉诉,引他出证,因坐入狱;作《悲愤诗》。钟会以私怨谗他“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有败于俗”,遂为司马昭所杀。临刑,神态自若,索琴弹奏《广陵散》,曲终,自言:“《广陵散》于今绝矣”,乃就刑。时年仅四十。在哲学思想上,嵇康具有唯物主义倾向,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明胆论》),肯定万物禀元气而生;同时又颇受老庄思想影响,厌恶儒家虚伪人伦礼教,主张回归自然。其“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鲁迅语)。在文学上,他是正始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善为诗,尤长散文。其诗以四言为最佳,风格清峻秀逸,《悲愤诗》为其代表作。他的散文成就又远在诗歌之上。《与山巨源绝交书》最有代表性,文章有叙有议,放言无忌,嘻笑怒骂,犀利洒脱,敢于鄙弃儒家传统礼教,蔑视朝廷法制,有力地表现了他“刚肠疾恶,轻肆直言”的无畏性格,宣告了与司马氏集团的政治决裂。但文中标榜放浪不羁的名士风度,亦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其他如《难自然好学论》、《管蔡论》、《声无哀乐论》等,皆为名篇。《声无哀乐论》认为同一音乐可以引起不同人群的不同情感,断言音乐本身无哀乐可言,从而否定了孔子“郑声淫”的礼乐说教,非议统治阶级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称他:“志高而文伟”。又善鼓琴,所弹《广陵散》声调绝伦,并曾作《琴赋》,对琴的奏法和表现力进行描写。今传《嵇中散集》10卷,鲁迅对该集有辑校本。《晋书》卷四十九有其传;《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注亦附载其事。

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字叔夜,原姓奚,祖籍会稽 (今浙江绍兴),因避怨迁至谯国?县 (今安徽宿县),?有嵇山,因指山为姓。嵇康幼年丧父,由母亲和长兄抚养成人。他为人潇洒,“美词气,有风仪”,时人形容为“龙章凤姿”。又博学多才,尤喜《老》《庄》,曾自谓:“老子、庄周,吾之师也。” 但他却不喜欢将 《老》 《庄》 当作学问,向秀想注释 《庄子》,他却说: “《庄子》的意思就是叫后人活得快乐,你去注释它,不正妨害了作乐吗?”嵇康追求的是清静无为、逍遥自然的人生境界。所以,尽管他后来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公主为妻,并拜中散大夫,却并不热衷政治,更不想介入曹氏和司马氏之间的矛盾。他醉心于道家的修炼,常一个人到山中采药,留连忘返,山中樵夫竟将他当作神。此外,则弹琴咏诗,自得其乐。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今河南焦作市),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人慕名而来,常共游于其园宅外的竹林,时人号为 “竹林七贤”。以嵇康为精神领袖的 “竹林七贤”,是继何晏、王弼之后最有影响的玄学名士,以放达洒脱、不拘礼教知名于世。与许多清谈名士有所不同,嵇康与政治保持距离,不仅仅是避祸,也因生性酷好自由,不能忍受官场的束缚和应酬。山涛从吏部郎任上转他职,推荐嵇康自代,嵇康就写了那篇千古妙文《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甚至不惜说自己“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有一奇怪的爱好,喜欢打铁,经常和向秀共锻于园宅中的大柳树下。贵公子钟会想结交嵇康,专程前往,嵇康却不理不睬,继续打铁。钟会非常尴尬,正要灰溜溜地离开,嵇康却问: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说: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后来,嵇康的好友吕安被诬告下狱,牵连嵇康,嵇康也被逮捕。钟会便鼓动司马昭趁机杀掉嵇康,说: “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不用担忧天下,却要仔细嵇康。” 又说: “嵇康和吕安言论放荡,非毁儒经,帝王者所不宜容。” 司马昭便决定杀嵇康。在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集体请愿,要求赦免嵇康,被拒绝。嵇康虽然博学,善谈理,却不是何晏、王弼那样的著作家或学问家,而以其率真大胆的思想见长。如当时司马氏宣扬名教,他则主张 “越名教而任自然”; 正统士大夫鼓吹 “六经如太阳,不学如长夜”,他则说: “六经未必为太阳,不学未必为长夜。”他身后虽只留下 《养生论》、《释私论》、《难自然好学论》、《声无哀乐论》等寥寥数篇谈玄析理的文章,但却足以使他跻身于中国一流思想家之林。

三??魏思想家、文?家。字叔夜,子郡? (今安徽宿胯)人。因官拜中散大夫,世因费“嵇中散”。生於魏文帝黄初四年,卒於魏元帝曹?景元三年。?《??》本?蒌:“康早孤,有奇才,哞唼不留,……?不?受,博盂?不?通。樘好老擎,……常修鹇性服食之事,?琴咏?,自足於?”。自费“蒺裒唐虞而笑大禹”(《卜疑》),“非?武而薄周孔”(《陪山巨源睫交?》)。司褚氏?政後,脎居不仕,陪阮籍、?伶、向秀、山?等作“竹林之咣”,世有“竹林七亵”之费。後因抨??政,被司褚氏集?以“言?放?,非毁典?”等罪名?害。

在名教陪自然的晷??铨上,主?名教陪自然是?立的,在《膣自然好??》中真:“六?以抑引?主,人性以?欲??。抑引?哙其?,?欲?得自然。然?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全性之本,不?犯情之顿律。故仁、柳?於理?,非鹇真之要戌;廉?生於??,非自然之所出也。”帐?六??於人的欲望,有引?,也有抑制。可是就人的欲望本身?真,它不?受引?,更不?受抑制。人所喜?的,就是?心所欲。能??心所欲,就是得於自然,用不着哙反人的情欲的顿律。

在主?名教陪自然?立的基盗上,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命铨。“夫费君子者,心?措乎是非,而行不哙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祜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篦亮心哌者,情不劳於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劳於所欲,故能?倨裒而通物情。物情?通,故大道?哙; 越名 任心,故是非?措也”。(《?私?》)?述了君子精神境界的???次。第一??次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它是就?人陪社?的晷?真的,帐?一?人在社?中,???着他的自然本性去生活,不必在乎社?上的清?戒律和??框框。要呃?做,就要不理?社?上的批怎和??,就要“值心而言”,想怎?真就怎?真;“狱情而行”,想怎?做就怎?做。如此,就是“任自然”;可以“寄胸?於八荒,垂坦?以永日”。呃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的精神境界。第二??次是“?倨裒而通物情”,呃是就人和宇宙、人和物的晷?真的。“?倨裒”就是知道什?是真有富倨;“通物情”就是“混乎陪孺物?行”(《答膣鹇生?》)。哌到物情?通的?件是“情不劳於所欲”,就是“意足”,就是“不?外” (同上)。

晷於音?,嵇康主?“??哀??”。他真:“夫天地合德,孺物儋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故章?五色,办?五音。音?之作,其?臭味在於天地之殓,其善陪不善,腠遇??,其篦自若而不?也。赝以?憎易操,哀?改度哉?”强整五音、五色、五行以及天地孺物,都是客愚的存在。五音有好?的,有不好?的,就好比各肺?味,有好?的,有不好?的,就是真有善有不善。但??善陪不善,它本?就是那??子。??社?秩序的太平?是混?,都不能改?它。呃是在儒??史上,首次?正面?述甚?是音?,?儒家的?教有一定影?。

嵇康的著作收在《嵇康集》,又费《嵇中散集》。通行的版本有《四部?刊》本,有?迅的校本。另有今人戴明?的 《嵇康集校注》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19: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