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州县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州县学

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地方的官办学校。宋初州县学很少,当时统治者尚无暇顾及,比较发达的是书院。仁宗即位后,书院逐渐归于沉寂,而州县学的发展则持续不断。先是景钓兴学,揭开了宋代大办州县学的序幕。接着又有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规模一次大过一次,制度一次比一次完善,使宋代州县学的发展达到了高潮。当时,“学校之设遍天下”,不仅州有学、县有学,而且州、县皆置小学,形成了由小学而县学,由县学而州学,由州学而太学的学制体系。入学资格,士庶皆可。州县学的建筑规模无定制,一般来说,都有大成殿、讲堂、教授官署、学生斋舍、食堂、仓库等,有的还有藏书楼和射圃。朝廷对州县学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其方法是制定出全国统一的学制、学规、学法,责成各级地方官监督执行。在路一级,由转运司负责;在州、县,由当地守、令负责。教官的人选,起初权在地方、由守、令选任;后来收归中央,由朝廷任命。州县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官府,其次是自筹,再次是私人捐赠。官府拨款的主要办法是赐学田,一般为10顷。徽宗崇宁间,还曾采用以买扑醋坊钱和提高酒价以充学费等方法,来增加学校经费。州县学自筹之法则有房廊出租、印书出卖等。私人捐赠之例,最早见于庆历元年(1041)的万寿县建学,“邑之士买田十有二顷以献”。南宋时期,朝廷已无力像北宋时那样大办学校,加上州县学本身的腐败,州县学就成了强弩之末,逐渐让位于蓬勃兴起的书院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