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左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左传

分类:【文化精萃】

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春秋时丘明所撰。清代文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近人认为是我国初年人据名国史料编成。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同《毂梁传》完全用义理解释有异。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给于鲁惮公四年(公元前464年),比《春秋》多出17年,其叙事至于惮蚣十四年(公元前454年)为止。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本书每与《春秋》合刊,作为《十三经》之一。有西晋杜预、唐孔颖达、清洪亮吉、刘文基等注疏本。另有宋林尧注,常与杜预注合刊。

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之编年史,又是一部富于文学价值之散文名著。《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被儒家视为“十三经”之一。多用史实解释《春秋》。起鲁隐公元年(前722),讫鲁悼公四年(前464),多《春秋》十七年。它比较系统地记叙春秋各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方面之活动,充分反映当时社会生活面貌,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其叙事委婉周详,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刻画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语言简炼生动,结构详略得宜,有条不紊,有很高艺术表现力。《左传》忠于史实,品评中寓有爱憎感情之特点,对形成我国史学优良传统影响较大;其巨大文学成就,成为后世散文效法楷模。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作,“左传”即因此得名,但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汉代刘歆曾作改编;近人又认为《左传》为战国初人据各国史料编成,说法不一。参见“左丘明”。

书名。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全书60卷,18万多字。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现通行版本为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春秋左传集解》。现存最早版本为《唐石经》。

本书内容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详记春秋时代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重要史实,存夏、商、周之重大事件及古史传说。书中既以周礼为原则,维护周的共主地位,同时又承认诸侯的霸业。

本书为我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发展、丰富和完善了《春秋》。由于记述详赡,文字生动简洁而又具有真实性,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保存了大量价值珍贵的史料。如对齐楚召陵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等著名战役的严谨而分明,委曲而简洁的叙述,为研究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提供了完备的史料。又如在所引述的古代史料中:鲁昭公十七年(前525)的郯子论官、鲁襄公四年(前569)的魏绛论和戎、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的)王子朝告诸侯等,为研究上古图腾崇拜、夏初后羿寒浞、西周王室兴衰提供了难得的史料。所以它不仅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也是一部文学名著。

本书对我国的史学影响很大。它成书之后,即在魏、赵、韩等地流传。战国后期,不少人还采撷《左传》以著书。西汉时,司马迁作《史记》,不仅利用了它所提供的材料,还成段地取用其原文,且仿效其“君子曰”而为“太史公曰”。后来的史学家刘知几、章学诚把它看成是编年体史书的鼻祖。而近代梁启超还认为它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

书名。春秋鲁国人左丘明所撰编年体史书,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时称该书为《左氏春秋》,东汉史学家班固定其名为《春秋左氏传》,后人简称《左传》。至于作者,另有三种提法: 一为战国时楚人左氏; 一为战国时军事家吴起; 一为西汉末刘歆。但多数学者认为《左传》一书出自春秋鲁太史左丘明之手,是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后经人增添若干内容完善而成。《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 (前722),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前468),共255年历史。全书原为12卷。《左传》记事以晋国为主线,又分隐公11年、桓公18年、庄公32年、闵公2年、僖公33年、文公18年、宣公18年、成公18年、襄公31年、昭公32年、定公15年和哀公27年的时间顺序,简明扼要而又生动有趣地记载春秋时期有关军事、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大事,涉及晋、楚、鲁、郑、宋、卫、周、齐等国。所录史事内容有两方面最突出: 一为各国君王争夺王位、疆土和霸主的战争写得极为精彩,如韩之战、城濮之战、?之战、?之战、柏举之战等战役;二为各国王室活动记录详尽有趣,如国君、皇后及太子的废立、争夺、婚娶、德行和生死,皇室家族有关成员的变化和活动,王室有关的各种礼仪等等,多有记述。《左传》被列为儒家经典,史学与文学名著,后人为之作注和加以研究的著作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 西晋杜预 《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清洪亮吉 《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春秋左氏旧注疏证》、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沈玉成《左传译文》,可供查阅。

亦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春秋鲁太史左丘明所作,《汉书?艺文志》载:“《左氏传》三十卷。”其内容乃以史实为《春秋》作解。孔子“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汉志讲疏》)然终汉之世,经、传别行,至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集解序》)陆德明亦言:“旧夫子之经,与丘明之传各异,杜氏合而释之。”(《经典释文》)《左传》叙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较《春秋》经多十七年,又《传》与《经》对比,亦或有阙文,故后人或以《左传》为独立之史书,可称之为《左氏春秋》,而非《春秋左氏传》。关于《左传》的传述,陆德明据刘向《别录》言,“左丘明作《传》以授曾申,申传卫人吴起,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椒传赵人虞卿,卿传同郡荀卿名况,况传武威张苍,苍传洛阳贾谊。”(《经典释文序录疏证》)许慎言-汉初北平侯张苍献《左传》”(《说文解字序》),亦当据此。今存《左传》之来源,一云刘歆校书时于“秘府”发现;一云汉初张苍所献;一云鲁恭王坏孔子宅所见。盖张苍、刘歆之说均当为信史。汉代的今、古文经之争,《左传》乃被视为古文经学的主要经典。《十三经注疏》收录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