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巴山锣鼓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巴山锣鼓草分类:【风俗文化】 农历六月,巴山的景色是迷人的。但更使人陶醉的,是那铿锵的锣鼓音和高亢嘹亮的歌声――“锣鼓草”:―― 哎…… 六月巴山好红火?, 锣鼓铿锵震山坡哟! 薅草唱起“锣鼓草”, 心中快活干劲多哟哎! 每年秧田和苞谷地的薅草活,需同时进行,不能顾此失彼。因时间性很强,若误期禾苗就会被草盖掉。所以,人们就互相帮急.几家人合起来集中劳力,按急、缓、先、后“打歼灭战”。这种合作。群众称为“帮帮活”。而为了给干活人助兴鼓劲,提精神,干活时都要推选一个人来唱“锣鼓草”。 “锣鼓草”是由一个人自敲自唱,大伙边劳动、边帮腔的形式。唱者胸前挂皮鼓,一手提铜锣,一手握锤;每唱两句或四句一间歇,锣鼓伴奏可长可短。唱者巡视在田头地边,可唱传统歌词,也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如他发现某人把草根没刨到土面上,他便唱道: 哎…… 薅草莫薅连根草, 一场雨过又活了。 烈日下边流大汗, 竹篮提水白费劳?! 这样一唱,大伙就会注意劳动质量。如果大伙都干得快,某人还拖在后边,他就唱歌督促或善意地讥讽几句: 哎…… 大雁飞翔不离群, 干活就要多鼓劲; 莫学地角的懒蛤蟆, 一步三停急煞人哟哎! 这一唱,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落在后边的人觉得不好意思,便加劲追上去。 “锣鼓草”唱词诙谐、风趣。有展望丰收,鼓舞干劲的;有讥讽、取笑,督促落后的;也有“说古道今”,取乐助兴的,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