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市舶制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市舶制

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管理海外贸易的制度。始于唐朝,历经宋、元、明数朝。

唐朝实行对外通商贸易的开放政策,各大城市和各大港口都有接待外商的场所。外商持唐政府开具的凭证,可在中国境内旅游经商,并受到照顾和保护。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唐王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管海外贸易。由于唐朝已有禁榷制度,外国船只抵港后,要把货物样品呈送给市舶使,市舶使派人对货物进行核查。如有禁物便要查封没收,榷货则由政府全部收购,非禁榷物品则纳税后,部分由政府收买,余者允许外商自由贸易。

宋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已由唐代的市舶使发展成为市舶司,并且还设置过市舶务、市舶场。设置过这些机构的有广州、泉州、明州、温州、江阴、密州、华亭、澉浦等地。其中以广州、泉州以及两浙市舶司为主。市舶司的管理职能较唐代更为完善,其主要职责是:招徕和保护外商;负责征税和专卖。普通货物征收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三的实物税,称为抽解。对香药宝货等榷货与抽解来的货物,大部分上缴京师。京师设有榷易院,专管榷货交易。市舶司对小部分榷货和抽解进行发卖,登记并查阅入港商船的人货,检查离港船只有无夹带禁物。

元代海外贸易规模超过宋代,其管理机构仍为市舶司,由行政省直接管辖,并且订有市舶法则。元代的市舶制较宋代更为严密完整。元政府曾在泉州、庆元(宁波)、上海、澉浦、温州、杭州、广州等地设立过市舶司。

明初仍设市舶司管理外贸。初设于太仓黄渡,后改设于宁波、泉州、广州。宁波市舶司专管对日通商,泉州市舶司掌管对琉球通商,广州市舶司掌管对南洋诸国通商。朝廷规定,市舶附于贡舶,优给贡值,免征市税,按“朝贡”贸易来处理。中国商船贩货归来,也必须将“宝物”尽实报官抽分。洪武二十七年(1394)由于倭寇进犯浙东,明政府实行锁国政策,禁止海外贸易。成祖即位后渐开海禁。永乐元年(1403)恢复洪武初制,在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司,并派人到海外招徕外商。在市舶司所在地还设有专门的驿馆接待外商。后来又派郑和下西洋,进一步开拓海外贸易。清朝实行海禁政策,开放海禁后市舶制被海关取代。

综上所述,市舶制是我国古代管理海外贸易的制度。在与外国友好交往中起了积极作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