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布袋戏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布袋戏分类:【中国民俗】 布袋戏又称掌中戏,何时从泉州、漳州传入台湾,无文献可证。按音乐分类,布袋戏有南管布袋戏、北管布袋戏、潮调布袋戏、评剧布袋戏和歌仔布袋戏等五种。按演出形态分类,有外台布袋戏(在庙埕演出)、内台布袋戏(在固定戏院演出)和电视布袋戏(在电视台播放)三种。一个标准的布袋戏团,应有后场手五人、一个女歌手、一鼓一锣一铙手、三个前场手。文场要有唢呐、胡琴、三弦、扬琴、南胡等。现在布袋戏舞台已经改良,采用全自动式舞台,装设在大卡车上,省钱省工,演员不必兼杂役。剧本利用传统故事,以三国演义、七侠五义、春秋战国等历史题材为主轴。唱腔有都马调、歌仔戏,还穿插一些南北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布袋戏生意十分兴隆。主要是结婚生子喜庆和庙庆戏,每月平均可接20场左右。现在全台尚有布袋戏团700余个,但良莠不齐,有特色的不超过30个。布袋戏也面临着日渐式微的危机,观众越来越少,演出的空间有限,老的艺师日渐凋零。年轻的大部分是半路出家,技艺不精,也造成观众流失。因此布袋戏如何适应时代进行改良和培养人才,以走出困境,使传统的布袋戏得以永传下去,乃是文化界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