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帝师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帝师

分类:【传统文化】

元代僧官名。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年)始封藏传佛教“萨迦派”教主八思巴(1235―1280年)为“帝师”,授“大宝法王”封号。帝师为元代特设,历数任。《元史?释老传?帝师传》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帝师多例领宣政院事,统理全国僧尼事务,职从一品。为使帝师行使权力,忽必烈曾诏置功德使司,从二品,掌帝师统领僧人并吐蕃军民等事。世祖后元代历朝皇帝,于继位之前,均由喇嘛教帝师戒授九次,然后方行继位。元亡,帝师号不复存在。

元代赐予喇嘛教萨迦派上层僧侣的最高封号。原称国师。蒙古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帝位,封

*

八思巴为国师,领总制院(1288年改为宣政院)事。至元七年(1270)升号帝师。此后,凡嗣为帝师者,例领宣政院事,秩从一品,赐玉印。元制,皇帝即位前,须从其受佛戒九次。皇帝向藏族地区颁发文告, 例由其副署。平日在御前设专座,位高权大,声势?赫。其亲属门徒皆享受高官厚禄。终元之世, 共设十五任。

元朝对藏传佛教萨迦派领袖封授的高级官职。汉地在此以前也有佛教僧人受封为国师的,西夏也设过国师、帝师,但仅是取“一国之师”、“帝王之师”之意,并未形成有明确的权限、职责、继任办法的帝师制度。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封萨迦派教主八思巴为国师,统领天下释教,掌总制院事。1264年八思巴返回西藏建立西藏行政体制后,于1269年底返回大都,进献所制蒙古新字(八思巴文),再次为忽必烈传授灌顶,忽必烈封八思巴为“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大元帝师班弥怛拔思发”,是为元朝有帝师之始。帝师是皇帝及皇室成员在宗教上的老师,要为皇帝及其家人传戒灌顶、讲授佛法,率领僧人为皇帝做法事祈福,保佑国泰民安。遇有军国大事及自然灾害,也要帝师诵经护佑。帝师又是掌管宣政院、负责全国佛教事务的高级官员,还是西藏萨迦地方政权的首领,西藏首席行政官员萨迦本钦要由帝师提名皇帝委任。帝师只设一名,在萨迦款氏家族中封授,只有在款氏没有男性继承人时才在萨迦派高僧中封授。帝师继立时,要颁赐玉印、诏书,还要宣谕天下,新君即位,要对帝师降珠诏褒护。帝师从西藏前来,要专派重臣迎接,帝师在朝廷去世后,要派专使护送骨殖回藏,并赐给大量金银。“正衙朝会,百官班列”,要在皇帝御座旁为帝师设座位。帝师在汉地佛教寺院中也很受崇敬,八思巴去世的11月22日被定为忌日,汉地寺院也要敬安牌位,集众诵经礼拜,作迥向法事。元朝的历任帝师为八思巴(1260年封国师,1270年封帝师,1280年卒)、仁钦坚赞(八思巴弟,1274年到大都代理帝师,1282年卒)、达玛巴拉(八思巴侄,1282―1286年任帝师)、意希仁钦(八思巴弟子,1286―1291年任帝师)、扎巴俄色(八恩巴侍从弟子,1291―1303年任帝师)、仁钦坚赞(意希仁钦弟,1304―1305年任帝师),桑结贝(扎巴俄色侄,1305―1314年任帝师)、贡噶洛追坚赞(八思巴侄孙,1315―1327年任帝师)、旺出儿坚赞(1322―1325年代理帝师)、贡噶勒具迥乃坚赞(八思巴侄孙,1327―1330年任帝师)、仁钦扎西(1329年底贡噶勒贝迥乃坚赞病重时临时代理帝师)、贡噶坚赞(八思巴侄孙,1331―1353年任帝师)、喇钦索南洛追(贡噶坚赞侄,1357―? 年任帝师)、喃迦巴藏卜(1373年以故元摄帝师的身份到南京朝见明太祖)。

元时授予佛教僧侣的官衔。帝师之名,初见于西夏。西夏文献《圣胜慧到彼岸宝集功德偈》题款中有“贤觉帝师”,但未形成制度。1260年忽必烈即位,建元中统,以吐蕃僧人八思巴为国师。至元七年(1270),八思巴因创制蒙古新字之功,被封为帝师大宝法王。后逐渐形成一套制度:(1)帝师是藏传佛教在元代倍受重视的产物,此职只授予藏传佛教高僧。(2)帝师为萨迦款氏家族及其派系弟子所掌握,其他教派少与闻问。(3)帝师是管理全国僧政的最高官员,对于制订宗教政策,任免僧官有一定的权力。(4)帝师为皇帝所任命,并为皇帝本人、皇后、皇子及国家祈祷福寿、讲经传法而设,作为“师”的一面主要在宗教上,原则上不能干预政治。(5)帝师是皇帝的吐蕃事务顾问,对蕃施政有一定权力,即所谓“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有元一代,见于记载的帝师有14位,即①八思巴,萨迦款氏家族人。中统元年至至元七年(1260-1270)为国师;至元七年至十年(1270―1273)为帝师。②亦怜真(rin-chen-rgyal-mt-shan,1235―1279/1282),萨迦款氏家族人,八思巴同父异母兄弟。至元十年至十六年或十九年(1273―1279/1282)为帝师。③达玛巴拉(《元史》作答耳麻八刺刺吉塔),萨迦款氏家族人,帝师八思巴之侄,白兰王恰那多吉之子。至元十九年至二十三年(1282―1286)为帝师。④意希仁钦(ye-shes-rin-chen,1248―1294,《元史》作亦摄思连真),出自八思巴弟子之东支(夏尔拉章)。至元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1286―1294)为帝师。⑤扎巴沃色(grags-pa-vod-zer,1246―1303,《元史》作乞刺斯八斡节儿),八思巴弟子康赛(khang-gsar)传承,至元三十一年至大德七年(1294―1303)为帝师。⑥仁钦坚赞(rin-chen-rgyal-mtshan,1258―1305,《元史》作辇真监藏),八思巴弟子东部传承。大德八年至九年(1304―1305)为帝师。⑦桑结贝(sangs-rgyas-dpal,1267―1314,《元史》作相家班),萨迦康赛传承之弟子。大德九年至延钓元年(1305―1314)为帝师。⑧贡噶洛追坚赞贝桑波(kun-dgav-blo-gros-rgyal-mtshan-dpal-bzang-po,1299―1327,《元史》作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萨迦款氏家族人。延钓二年至泰定四年(1315―1327)为帝师。⑨旺曲坚赞(dbang-phyug-rgyal-mtshan,?―1325,《元史》作旺出儿监藏)族属不详。至治二年或三年至泰定二年(1322/1323―1325)为帝师。⑩贡噶勒必迥乃坚赞贝桑波(kun-dgav-legs-pavi-vbyung-nas-rgyal-mtshan-dpal-bzang-po,1308―1329,《元史》作公哥列思八冲纳思监藏班藏卜),萨迦款氏家族人。泰定四年至天历二年(1327―1329)为帝师。(11)仁钦扎西(rin-chen-grags-shis,生卒年不详,《元史》作辇真吃剌失思),族属不详。天历二年(1329)稍后任帝师。(12)贡噶坚赞贝桑波(kun-dgav-rgyal-mtshan-dpal-bzang-po,1310―1358,《佛祖历代通载》作公哥儿监藏班藏卜),萨迦款氏家族人。至顺四年至至正十八年(1333―1358)为帝师。(13)索南洛追坚赞(bsod-nams-blo-gros-rgyal-mtshan,1332―1362),萨迦款氏家族人。至正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361―1362)为帝师。(14)喃迦巴藏卜(mam-rgyal-dpal-bzang-po,生卒年不详),族属不详。元末任摄帝师,明洪武五年(1372)遣使朝贡明朝。

此外,还有被追任的一位帝师,即胆巴喇嘛。皇庆年间(1312―1313)追号大觉普惠广照无上胆巴帝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