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年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年号

分类:【传统文化】

帝王纪年所用名号。始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或以为始于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元鼎以前年号如建元、元光等为后代追加。武帝以前只有改元,如文帝有后元、景帝有中元、后元等,无年号。武帝以后,历代帝王均用年号纪年。或一帝一号,如唐太宗用“贞观”,金世宗用“大定”;或一帝数号,如唐玄宗用“开元”、“天宝”,宋仁宗用“天圣”、“明道”、“景钓”、“宝元”、“康定”、“庆历”、“皇钓”、“至和”、“嘉钓”。明、清两代,除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被蒙古族瓦拉部首领也先俘去,后复位改元天顺(1457―1464)外,余均一帝一号。

封建社会皇帝在位时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的使用一方面是显示皇帝威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古代避皇帝讳,以便臣民称呼、计算皇帝在位年数。年号始于西汉武帝刘彻的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从此之后历代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新皇帝登极都要起新年号,以示与民更始,称作“改元”。年号的使用没有定制,多至十几个,少至一个,如武则天从光宅元年(684年)临朝称制到神龙元年(705年)退位止,共用18个年号,成为古代使用年号最多的一个皇帝,而中国历史上在位最久的清圣祖康熙皇帝却只用康熙一个年号。元朝以前的各朝皇帝在位时,喜欢借口一些事件改元,如汉武帝,在位54年,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共11个年号,其中建元指开始建立年号,元光是指当年天空出现彗星,元狩是指巡幸到雍县五畴原(风翔附近)捕获异兽白麟,以其是祥瑞之兆而改元,元鼎是指当年实行大赦,恰巧在汾水挖到宝鼎,以其是祥瑞之兆而改元,元封是因为这年四月武帝东巡到泰山行封禅之礼而改元,太初是因为这一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阴历正月)为岁首而改元,天汉是因为连年干旱,仿周宣王遇旱灾修德勤政而致雨的故事,改元以求甘雨而改元。汉代的其他皇帝也经常改元,昭帝刘弗陵改了3个年号,宣帝刘询用了7个年号。到唐代,改年号更甚,唐高宗李治用14个年号,武则天则用18个年号。宋仁宗赵祯用了9个年号,宋徽宗赵佶也用了6个年号。年号的用字一般为吉祥、祝太平、颂神明的字眼。历代年号约730个,以天字开头的如天顺、天授等有65个,同一年号被几个皇帝使用的现象很多,如使用“建平”的有西汉哀帝、后燕慕容盛、西燕慕容瑶、北魏元愉等八位。年号一般为两字,如元狩、康熙等,也有三、四字的,如“始建国”、“中大通”等为三字,“太初元将”、“天册万岁”、“太平兴国”等为四字,最长的为六字,如西夏景宗李元昊的“天授礼法延祚”等。

古代帝王所定纪年的名称。始见于汉武帝所定的“建元”(140年定)。最后一个年号是清末代皇帝溥仪的“宣统”。年号功能有五:①记载帝王在位之年;②表示初登帝位;③表示祥瑞;④记时事;⑤祈求福寿。明清以前皇帝的年号经常更改,有的一个皇帝用过几个甚至十几个年号。明清两代一般只用一个年号,故而常以年号指代皇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