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幸鲁盛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幸鲁盛典分类:【传统文化】 书名。清孔毓圻撰。孔毓圻,清曲阜人,康熙间袭封衍圣公。康熙二十四年 (1685)上疏请修此书,于康熙二十七年修成18卷上呈。得旨修改后,予以增辑,修成事迹20卷,艺文20卷,共40卷,记载玄烨皇帝于康熙二十三年巡视山东曲阜、亲祀孔庙的盛典。据 《清史稿?圣祖本纪》记载,当年: “上次曲阜,己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至诗礼堂,讲《易经》。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观礼器。至圣迹殿,览图书。至杏坛,观植桧。入承圣门,汲孔井水尝之。……诣孔林墓前酹酒。书 ‘万世师表’ 额。留曲柄黄盖。” 二十四年“三月壬戌,上撰孔子庙碑文成,亲书立碑”。实际上,当年是书作者亲自参与了这次幸鲁盛典,耳闻目睹了各种活动的始末,对祀典的规模、服色、程序以及所用祭器的名称、规格,乐舞的形式、乐悬的排列等等介绍,都是第一手材料,成为后来史书记述此事的依据。应当指出,康熙皇帝的这次祭孔,是清代初期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之后,从政治、文化上巩固其统治的需要。是书为此而留下的这次活动的完整记录,其中虽有谀美虚饰之辞,但其价值不容低估,使我们从中看到,满族入主中原之后,很快即利用汉文化中的孔孟之道作为统治工具的史实。同时,这次祭孔礼仪的介绍,也为了解清初期宫廷典制的内容提供了具体资料。而且是书还在每种礼仪的介绍下附注了前朝和本朝情况,为考查历代尊孔、祭孔的成例提供了方便。是书被 《四库全书》收入《史部?政书类》。另外,《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福建、广雅本) 也收有此书。 典制史书。清孔毓圻等撰。四十卷。孔毓圻,字翊辰,曲阜人,孔子六十七代孙。袭封衍圣公,加太子太保,谥恭悫。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圣祖临幸阙里,亲祀孔庙,行九拜之礼,特命留曲?于庙庭;复新制碑文,遣官勒石于孔庙大成门左;周公,孟子诸庙,亦咸为制文刊石,并录圣贤后裔,给官以奉祀。作者以清圣祖此行之“尊师隆轨,超迈古今”,宜勒为成书,以垂将来,便疏请纂修,并举进士金居敬等八人司其事,凡修成事迹二十卷,艺文二十卷,刊刻表进,文渊阁著录之。有清刻本行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