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幻想与现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幻想与现实分类:【风俗文化】 文学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是历史的记载形式,是梦想的轻舟远帆。 文学范畴广博,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乃至史书都位列其中。无论古今,无论东西,文学都同样以敏锐的气息针砭时弊,记述社会百态,描绘市井风俗,抒发文人墨客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文学作品是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现象与事件的忠实记录和表述者。文学作品记载着漫漫历史长河中的每一次变革和每一个瞬间,可以说,它们连接在一起便构成了一部宏大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史诗。 而说到文学作品对人的服饰观的影响则是深刻的,大约从人的童年时代开始,这种影响就开始了,童话王国里的形象,无论是小猫,还是小狗、小熊都被赋予人格化,它们与人一样穿起衣服,再根据其特点有所改进或进行美化,这些关于服饰的导向在幼小心灵里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般来说,文学著作的水平越高,描写人的服饰的语言越生动,给读者留下的印象也就越深,所起到的影响也越大。因为不管是哪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人物的描写。人物历来都是文学作品的灵魂和主线,贯穿着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的作品才会情节激荡、引人入胜。不夸张地说,是不是文学大家,全看对人物描写的功力,它关系到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进一步推敲,我们不难发现,服饰是人物描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一本广为流传的名著,人物形象无不刻画得细致入微,形神兼备。通过对人物体貌的描述,进而深化到人物性格特征,于是那“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便会将温婉的、痴情的、粗犷的、俊逸的、威武的,凡此种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活灵活现,如见其人……那些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之所以长期活跃在社会人群之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其鲜明特性已经与特色服饰密不可分。 不可否认,那些流传于世,历久弥新的人物形象仿佛就生活在现实之中,当然,这是作者的审美想像拉近了幻想与现实彼此间的距离。审美想像的过程极为复杂,但却没有任何功利性,因为这是一种基于情感的想像,它始终以情感为动力,以情感为中介,所以用情幻化出的人物形象才是那样地深入人心。唐僧、孙悟空、刘备、诸葛亮、贾宝玉、林黛玉、安娜、简爱……通过细致入微的服饰、表情、心理描写,使读者深刻理解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想他之所想,甚至急他之所急……虽然这些人物所依据审美想像的程度不同,有的是创造性想像,而有的则是再造性想像,但那份真挚与激情却将形象深深地植入人们的心田,久久地挥之不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