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仁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仁寺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西安城西北隅,西安唯一信奉喇嘛教密宗黄教的佛寺,俗称“喇嘛寺”。广仁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当年十一月初一,康熙帝为广仁寺亲撰碑文。黄教创始人是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青海湟中人。广仁寺建成后,来供接待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喇嘛进京途中住宿和作法会。占地16亩,有山门、大殿、藏经殿、讲经堂等,东西两侧有配殿、厢房。大殿面润五间,周带回廊,内供佛像三尊,即唐代鎏金缘救度母铜佛、唐代木雕一髻天母像和巨光天母佛像。藏经殿五间,藏有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重修的明版汉文《大般若波罗密多经》6770卷及藏文《甘珠尔大藏经》108卷。讲经堂三间,内有铜铸大威德像一尊,高三尺余。另外,寺内有白色大理石莲花缸一口,直径1.4米,缸口有清乾隆年间所刻铭文,系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诚毅伯、伍未泰献给崇圣寺,1912年移至此寺。寺内门外有六角碑亭一座,记述了广仁寺创建的来由。1931年7月,寺侧火药库爆炸,石坊、山门、偏殿均被震塌,后被修复。过去每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都要举行纪念教祖宗喀巴大师成道日灯会。建国后,西藏达赖、班禅喇嘛曾在此说法,原中国佛协主席饶嘉错大师也曾在此讲经说法。 亦名十方堂,位于罗苍寺东。是接待外地参禅访庙朝山的僧人的居所。寺创建于清代,原属罗苍寺,现存山门、天王殿、钟鼓楼、中殿、后殿及厢房等。寺内主殿是中殿,重檐歇山式,四周有围廊,前有享亭。殿内塑宗喀巴、药师佛、释迦像。四周有大小佛像千余尊,故俗称千佛殿。后殿塑有文殊菩萨铜像。两壁经橱内,藏有明清藏经数千卷,其中道光版藏文佛经108卷,完好无损,弥足珍贵。 位于市西北隅,西安唯一藏传佛教寺院,俗称“喇嘛寺”。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皇帝亲撰碑文。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喇嘛、活佛途经长安时,住宿于此。寺占地16亩,有山门、大殿、藏经殿、讲经堂,及东西配殿、厢房。大殿面阔五间,周带回廊,内有唐代鎏金缘救度母铜佛、唐代木雕一髻天母像和巨光天母佛像。藏经殿五间,收藏康熙四十五年重修的明版汉文《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770卷及藏文《甘珠尔大藏经》108卷。讲经堂三间,内有铜铸大威德像一尊,高逾1米。寺内白色大理石莲花缸一口,直径1.4米,缸口有清乾隆年间所刻铭文,系1912年由崇圣寺移此。寺门外有六角碑亭记述建寺经过。饶嘉错大师等佛教界著名人士曾在此讲经。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