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南诸族文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南诸族文化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广南东、西路略当于今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为:宜州(治今广西宜山)一带的抚水、环州、南丹诸蛮,邕州(治今广西南宁)的山僚、广源州蛮等,其中多为壮族先民;瑶族几遍布广南全境,如静江府(治今广西桂林)诸地几半是瑶峒;沿海地区为?人的生活范围;乌浒、俚人主要居住在钦州(治今广西灵山)、贵州(治今广西贵县)一带;广南东部潮州(治今广东潮州)与福建、江西交界诸州有?族;海南四州为黎族聚集地;台湾还有流求人(高山族祖先)和毗舍耶人。诸族文化差异很大。大多从事农业而刀耕火种,生产力水平较低。沿海诸族以捕渔、采珠为业,山区又以狩猎、伐木为生。其中有些部族受汉文化影响,社会经济文化进步较快,如邕州有些少数民族贵族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比仿中原公侯,子弟也读书应举,化州(治今广东化州)一些少数民族尚礼义文教,衣冠出入规整,无复断发文身的旧俗。而许多偏僻地区少数民族仍处于极其落后的原始阶段,如海南生黎、邕州山僚,台湾的毗舍耶和贵州的乌浒甚至还保留有食人的野蛮风俗。一般来说,少数民族都信鬼好巫,祭祖祀神的各种活动频繁,尤喜用鸡卜、茅卜来占吉凶。竹木楼居称麻阑、干阑。无文字,刻木为契。其他鼻饮、文身、凿齿、服饰、歌舞诸风俗都因族而异,婚葬礼俗更是五花八门。酋长有至上的权力,峒民虽或计口受田,但被束缚在土地上,备受严酷统治和剥削。广南诸族文化以一些手工业及其产品独具特色而内外闻名。矿冶铸造方面,邕州一带每至发丹砂炼水银时节,满山隐然火光。各地开发铜矿及铸造各种铜器也很兴盛。铜鼓是这里少数民族的文化重器。梧州冶铁技术使人惊叹,能铸成轻薄类纸的器具。刀、枪、矛、箭、甲等各种武器的锻造规模更是不小。还生产铅粉、生金等。丝棉纺织尤其突出,丝织品有剧、水,苎麻织品有?子、挂布等,海南的吉贝,亦即棉花的各种织品有黎单、白叠巾等,棉纺技术也在南方得到逐步推广。桂州建筑材料滑石的制作几乎可与今天的水泥媲美。其他手工业,如乐器有花腔腰鼓、葫芦笙、铳鼓、卢沙等,生活用具有各类藤器、茶具、羽扇、皮履、舟船等,也各具地方与民族特色。在此基础上,商业贸易也较繁荣,有各种类型的博易场,其中以横山寨博易场最为著名,交易着各种香料、金属铸器、槟榔、茶叶、名马、纺织品、书籍及各地土产诸商品,与西南各少数民族及东南亚邻国不断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