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慈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慈寺分类:【传统文化】 在永康县方岩,原名大慈寺,初建于唐大中四年(850年),后改名广慈寺。寺院坐落在状若雄狮的方岩山的“狮腹”中,前有青山为屏,后有松柏掩映,真乃清幽之地。寺院建筑分前、中、后三殿,依山就势,后殿建在一个高大宽敞的天然岩洞之中,雕梁画栋,气势非凡。寺中还有胡公庙,驰名方圆数百里。胡公名则,永康人,北宋进士,曾为为民请命被斩,民众感其恩德,建庙祀之。广慈寺后是方岩之巅,山上古树遮天蔽日,清幽静寂,林间山花烂漫,青松红枫,景色令人陶醉。寺院近旁还有屏风洞、听泉楼、读书堂、金鼓洞、眼睛撑等天然洞穴和名胜古迹。 位于方岩山顶。始建于唐大中四年(850),为方岩开山祖师正德禅师创建。相传正德禅师原为天台山国清寺僧人,游方到此,爱其山水,遂建寺。原名大悲寺,北宋治平二年(1065)更今名。毁于十年动乱,现建筑为1985年重建。面积约1千平方米,前、中、后三殿皆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式建筑,分别供奉大肚弥勒佛、观音和释迦牟尼佛像。离寺不远,有正德禅师墓。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