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西壮族的坐廊·欢筒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广西壮族的坐廊·欢筒

分类:【风俗文化】

在广西西北部,春节期间,壮族青年男女借“坐廊”与“欢筒”进行社交往来和文娱活动。“廊”是壮族村寨的公共娱乐场所,像凉亭的样子,用茅草盖顶,也有用瓦盖顶,建在村边风景优美的地方。青年男女分群排列,面对面坐在“廊”内,中间放一条木棒,作为界线,彼此不能随便越线。开始“坐廊”活动时,青年男女互相挑逗,接着互相唱歌盘问酬答,你来我往,从早上到黄昏,不停不断。双方各由一人主唱,同伴们伴唱助兴。主唱者可以轮换。所唱内容,多种多样,有颇为风趣调笑的。因为是集体公开进行的,所唱歌词虽有情歌,但只是个人情爱的前奏。这种情歌只是娱乐性、社交性的,青年男女们只是从中物色对象而已。

夜间,“坐廊”发展为“欢筒”(壮语,即“歌筒”)。这是用竹筒蒙上猪牛油的薄膜,做成传话筒,用棉纱线连接起来,男女各占一边,进行山歌对唱。时间多选在“人约黄昏后”,地点在“廊”内外。双方借此传歌声,好像打电话,遥遥相对而歌声清晰相闻。男有意,女有情,便邀约对唱。如果有谁以粘米代糯米、李果替桃果,是瞒不过对方的。因为双方嗓音歌声,早有默契,信息与心愿相通的。利用“欢筒”通歌传情,多为初恋的情人,羞羞答答,忸忸怩怩,或是爱情的初探者,吞吞吐吐,隐隐约约,也有不便当面倾诉,借着“欢筒”一线牵,而吐露火辣辣的情话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4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