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西昭平东汉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西昭平东汉墓分类:【传统文化】 较大东汉墓群之一。分布于昭平县北陀公社乐群、风清和黄姚公社界塘、樟木公社大同一带,1963年文物考古普查时发现。1976至1978年间,自治区博物馆和昭平县文管所对其中24座进行了发掘。墓皆为中、小型,分土坑墓、砖室墓、石室墓三类。其中土坑墓18座,结构简单,建造型式有三: ①长方形竖穴、无墓道;②平面呈“凸”字形、带有长斜坡墓道;③平面呈“刀”字形且墓道靠一边。砖室墓两座,皆券顶,平面一呈“中”字形,一呈方形,墙壁为双层错缝平砌。石室墓6座,形成一致,构筑粗略,材质为石灰石和河卵石。这批墓多数单棺无?少数有棺有?。除土坑墓保存较好外,砖、石室墓均盗扰严重。大部分仅出土陶器。陶器以轮制为主,普遍施釉,釉色青中泛黄。陶质坚硬,器形规正。陶器组合以直身罐和双耳罐组合最为普遍。墓中出土81颗玻璃珠,其化学成分与中原地区玻璃有所不同,被称为“南海玻璃”,又有玻璃耳?二件,属我国自制铅钡玻璃系统,在自然科学史上有一定意义。昭平县为汉时临贺县辖地。该批墓出土的铜镜铜钱银器和一些陶器明显烙有汉武帝平定南越以后汉文化影响的印记,为探讨当时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线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