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西灌阳的欢乐的悼念打歌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广西灌阳的欢乐的悼念打歌堂分类:【风俗文化】 桂北都庞岭麓灌阳县瑶、汉两族追念逝者都采用欢乐的悼念方式“打歌堂”,与灌阳交界的恭城、全州两县部分乡镇也举行这种悼念方式。逝者的亲属、亲戚、朋友和俗称“赶歌堂”的人,在停放灵柩的堂屋里“打歌堂”,从天黑到翌晨,以歌贯穿始终,还伴以锣鼓。所唱歌,统称《孝歌》,内容有赞颂逝者,歌唱山水、动植物、描述人情风俗,叙唱奇人奇事、古代豪杰、揭露恶人坏事、抨击不良陋习等,都有传统曲调与歌唱方式,凡属七言句式的歌,唱完一句停顿一下,击几拍鼓点,再接唱下句,凡自由句式的歌,称为《大歌》(即叙事歌),吟而不唱,唱完整支歌,再击鼓。除少量传统歌词外,大都即兴编唱。 入夜,击鼓者在鼓面焚化纸钱,击响鼓点,歌堂开始。先唱零星散歌,俗称《刷巴歌》,多幽默夸张语言,曲调欢快、粗犷。唱到一定数量后,吟《大歌》,有传统的,也有即兴创作的本村的人和事甚至当天的新事。吟《大歌》时,主家打油茶招待众人。接着唱《讲字歌》(即“字谜歌”)。唱罢《讲字歌》吃罢油茶,多数人尽兴散去,留下逝者家属、亲戚和“歌堂迷”们,进行对歌,颇讲礼节,由主方邀客方对歌,除主家的至亲外,人人都可当主方。按亲戚关系的主次逐个以歌相请。被请者如不会唱,三番五次起立鞠躬,方得过关。唱到拂晓,才唱《十殿歌》,劝人正直公道,安慰主家。唱罢天明,众人散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