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庐帐千里裹桦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庐帐千里裹桦皮

分类:【风俗文化】

“庐帐千里裹桦皮”是定居前的鄂伦春人的住宅的生动写照。这种桦皮庐帐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的隋代。《隋书?室韦传》载:鄂伦春人的祖先世钵室韦“用桦皮盖屋”。这种简易居室适应其流动性强的游猎生涯,成为其森林文化的一个鲜明标记。

往昔鄂伦春人驰骋于千里林海,一年四季到不同的地方捕猎不同的猎物,因此,没有长期的居室。秋冬两季他们选择在河谷背风朝阳的地方筑屋,这个地方要有干柴可供做饭、取暖,要有泉水可供人、畜饮用,并要有好草场可供放马;春夏两季又喜欢居住在大河边,树丛环生,花草丰美,有给马打蚊烟的朽木,又便洗衣,洗澡和钓鱼的地方。清朝末年以后,少数有固定住房的人家,也都选择那些依山傍水,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筑屋,一年四季按狩猎季节全家出猎,狩猎季节过去才回到原居室。

鄂伦春人过去的住宅有以下几种:

楚伦安嘎,亦称仙人柱。“楚伦”是尖的意思,“安嘎”是房子。“仙人”(也称歇人)指那伞形的屋架,“柱”指家或屋、汉语俗称“撮罗子”。搭成一柱仙人座,一般需要25至30根五至六公分的桦木杆或落叶松杆。每根木杆下端入土,上端向中心倾斜,互相交叉固定,形成半张开的伞架。根据季节,上面的遮盖物也有所不同。冬春,用狍皮做围子,鄂伦春语称“额勤敦”。夏秋,因地制宜,可用芦苇或布做围。布围是镶有黑边的白布,上面盖桦树皮,鄂伦春语称“铁克莎”。外面用木杆和皮条压紧,使之牢固。“仙人柱”的门留在中间,多朝南或东,顶部开出跑烟与流通空气的小孔。里面的正中坐的位置有一堆日夜燃烧的篝火,以供做饭、照明、取暖。“仙人柱”的大小取决家庭人口的多少。夏天气候炎热,搭的稍大些,冬天气候寒冷搭的矮小些。“仙人柱”就地取材,易搭易拆,夏秋搭一处“仙人柱”最多住十天,冬天捕灰鼠时,每二三天就搬一次家,勇敢?悍的鄂伦春人就是靠这种简易居室在崇山密林中扎下根来。

鸟顿柱(土窖子)。其筑法是利用山坡地形,向里面挖进去一米多深,成为一个凹字形,三面的土壁是房框、顶上架上梁,盖草抹泥,正面按上门框,屋内有火炕的冷铺两种,并有炉灶,适宜冬天居住,但一旦需要远处出猎,则将它遗弃。这是一种半定居式的住房,是由仙人柱到建造房子的过渡形式。

林盘,是夏季住房,形状和草房相似。搭起架后,上盖用桦皮遮盖,四周是木壁,木壁并不严密,以便通风。

莫纳,是冬季的房子,和仙人柱形状相同,是把约一丈五尺高的圆木破成两半,一根根的并竖起来,然后在上面培土。这种房子只住一冬,春天搬出后就不要了,来年再造新的。

库米,也是一种夏季的住房,是用柳树或桦树条子做成的。把树条子的大头插在地下后把两根树条子围成的圆形,许多树条围成的圆形框架,上面搭盖桦树皮。人口少的家庭夏天常住这样的房子。

麦汉(帐篷)。用三幅白布接成长方形,按它们的宽窄,竖立两根杆子,在两根杆子的上端再绑一根杆子,将布蓬搭上,然后四角插上细杆,将布蓬上的绳套套在杆上,帐篷就搭起来。这是出猎时的住所。

开依搭住,是秋季住的一种房子。它的制造是竖立四根柱子,柱子上面四边横四根木头,在上面搭上杆子,然后盖上草即成。

奥伦(仓库),用树杆围成,顶用桦皮、狍皮或草覆盖,其下有四根木柱撑地,以防潮通风,中有梯子的门相连。关于奥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夫妇二人,男的虐待女的,女的没办法就骑马带着狗逃走了,路过“奥伦”时想拿点吃的,就上去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