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库施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库施分类:【中国民俗】 “库施”即是过年的第一天,这天的主要活动有迎祖先、除秽、杀年猪、敬祖先和吃年饭。 迎祖先。这天,天刚破晓,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大火,向祖先通报过年的信息。在甘洛等地,习惯在当天凌晨雄鸡啼鸣之时,用稻草(或用野草代替)在门前点燃一堆大火,然后各家各户的儿子们争先恐后地向着天空呼唤,邀请祖灵来家里过年。呼唤的内容大意为: 回来过年的爷爷奶奶们, 你们来自那茫茫的宇宙间,来自巍峨的高山, 穿过荆棘丛生的山路,越过岩石裸露的沟壑。 你们辛苦了,你们来时,走路要慢着点, 要拄着拐棍来,以免绊倒; 要穿着鞋子来,以免伤着脚; 过年的肥猪早已等得流泪了。 来吧,慢慢来,回来过年的爷爷奶奶们, 请牵上马驮走核桃吧,请带上狗来啃骨头吧; 爷爷奶奶请到我家来,猪是我家的肥,酒是我家的甜, 糍粑是我家的黏,房屋是我家的干净。 来吧,快来吧! 孩子们喊累了,大人们又帮一下腔,再鼓起孩子们的情绪。这一邀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要继续一两个小时,直到天亮才得休止。据传,西昌彝族首领纳垢阿施家,因年前烧堆火迎祖先回家过年,得祖先保佑,年年家里粮食吃不完,乃至稻谷无处堆放,于是就点燃剩余的稻谷迎祖先回家过年,各家皆纷纷效仿,不过后来人们由烧稻谷逐渐演变成烧谷草,沿袭至今。 舂好糍粑先喂牛、狗。“库施”这天,鸡叫头遍,各家各户便起来蒸糯米、舂糍粑。舂糍粑之前,先用糯米饭擦碓窝而后喂狗,说是天神恩体谷兹的女儿嫁给仲牟由(彝族祖先)时,谷兹不给谷种,是狗把谷种从天上带到人间来的,因此,为感谢狗的功劳,吃糍粑时先献给狗。同时,还将糍粑挂在牛角上,以示不忘耕牛的辛劳。应该说这是人类原始牛、狗崇拜的遗留。 除秽。彝语称“尔察苏”,是彝族一种驱邪禳灾的巫术活动。即将一块烧红了的卵石淬入盛有艾草和冷水的瓢内,蒸腾起一股水蒸气,此时,即持此瓢在某一物品上转几圈,此物的污秽就算清除干净。在彝族家庭中经常进行这种活动。“库施”这天清早,先将过年要使用的各种炊具、刀子等物放在门口,一一经过“尔察苏”仪式后才放回屋内原处;同时,也要将为祖先准备的装在口袋里的燕麦炒面、荞面和碗筷全部进行除秽活动后才能挂于主位上方,以祭祀祖先。 杀年猪。年猪是敬奉神灵、祭祀祖先之物,是很圣洁的,因此对杀年猪的人是有严格选择的,彝族认为只有洁净的人才有资格杀猪,凡杀过人的,打死过乌鸦、猴子、猫、狗的人,均被视为不洁净的人,是没有资格杀年猪的。从中可以透视出彝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和古老习俗的遗留。 杀年猪的人,要依照尊卑长幼的顺序到各家各户去宰杀。如寨子里住有毕摩、苏尼,就先为他们宰杀。杀猪时,要先斟一杯酒于灵位上祭祀祖先。而后再敬杀猪人一杯,以示尊敬。 杀猪时,要先在自家门前烧一堆火,往火里丢两个干辣椒,意在用浓烟驱赶邪祟,用辣椒熏、撵凶祸。要奉献一杯酒在附近的柴堆上,说是祖灵回来后,可坐在柴堆上边喝酒边认准自家的过年猪。男人舀半瓢净水,再将火塘里事先烧红的卵石放入瓢中,男主人就端着这一有蒸腾热气的水瓢,按顺时针方向在屋内屋外各转一圈,俗称“除污”、“净宅”。只待男主人一声大喊,三下两下就把猪宰杀了。杀猪时猪头要朝着东方,说是祖先将从东方来,年后祖灵好赶着猪走向东方。若杀猪的刀面上有血泡,就被认为来年有财喜,收成好,人丁安祥,否则,即相反;还要看刀子上猪血的颜色,以血多、又黑又浓为吉,预示来年丰衣足食。若猪胆圆、汁多、色绿,且有光泽,脾未变形、色泽正常,就被认为是来年丰收、吉祥幸福;反之,则属于不吉利,这家人则会因之焦虑。若是富有之家,还会再杀一只小猪,察看胆、脾,直到胆大、汁多、色绿、有光泽为止。此占卜法彝族语称“俄吉俄来嘿”。好的猪胆,被认为是老祖宗和神灵对这家人的恩赐,要挂在火塘上方的大柱子上炫耀。如能得到客人的赞扬,主人会感到光彩。杀猪后,还要取下尿泡占卜,如尿多,即意味着来年雨水多,尿少即预示来年干旱。该尿液要倒入内房,以驱邪除鬼。还要将该尿泡吹大挂在火塘左上方,晾干后,若呈凸凹状,便说是祖灵触摸过,就被认为这家有福气。 将猪杀死之后,迅速将猪肝割成若干块,取下两个腰子,再割猪头肉、猪脚肉若干小块(每块三两左右),在火塘里烧熟后盛于一高脚木盘里。再用瓢舀半瓢冷水,将在火塘里烧红的小石头放入瓢内,瓢内即冒出蒸气,男主人即端着盛肉的高脚木盘在瓢上沿顺时针的方向转三转,被瓢中的蒸汽熏一下,就算除去了污秽,由男主人供在灵台上,再献上一杯酒,同时,口念祷词: 敬阿普、敬阿妈。去年这样过,今年这样过,来年这样过。祈赐我们一家人丁安祥,牛羊兴旺,粮丰谷满!荞秆如帚粗,荞叶如笠宽,荞粒压弯荞秆秆,荞堆如坡埂,屋里装不完。 有的献祭时的祷词是这样的: 不祭翅膀被鼠咬过的飞雁,不祭贪吃赃物的猪狗,不祭半夜吼叫的黄牛,不祭吃缰绳的马。我们是干干净净的人家。没有诅咒过世上的人们,没有贪求过蹄类的肉体,没有打死过有翅膀的禽类,也没有伤害过有脚的青蛙。愿孩子嬉戏之处无病痛,愿放牧绵羊的山坡上不要盘踞虎狼,愿长起禾苗的地方不落暴雨,愿种植庄稼的地方不要下冰雹。 这是新年第一次祭祖祈年。 宰杀完毕之后,要将猪肉按照活着时的肢体的部位安放好,还要将两把刀放在肉上,意为让祖宗、神灵随时切肉享用。 讨荞饼。是彝族过年节期间的一种习俗。过年时,未曾举行过冠礼的孩童,常成群结队在本村寨各家各户去讨荞饼吃。他们走到某家门前,就一起一声接一声地高喊“耿弯纳把孔”或“呷瓦南巴开”,主人听到喊声,会赶紧把已烤好的荞饼拿出来分赠给孩童们,孩童们得到烤荞饼之后,就又喜笑颜开地去到第二家。这一习俗增添了许多节日的情趣。彝族尔比(谚语)说“下雪狗儿欢,过年小孩欢”,就是指的这一活动。 吃年饭。吃年饭一般都煮大米饭,吃坨坨肉。饭、肉煮好后,照例要先祭祀祖先。举行祭祀仪式时,先由男主人坐于火塘的主位一方,从火塘中取出烧红的石子一块放于火旁,浇以净水,即升起蒸气,这时,男主人即按顺序端着盛于竹器或木器中的坨坨肉(或胛肉)、饭或荞粑、木勺、肉汤、酒、草烟等,一一按顺时针运行的方向在蒸气上绕三圈,就算是除去了污秽,而后献于神台上,男主人在神台下祈祷毕,接着是全家人吃年饭。彝族尔比(谚语)说:“举行婚礼的三天,没有讲错骂错的语言(指玩笑语);欢度年节的三天,没有吃错喝错的酒肉。”这就说明彝族吃年饭喝酒、吃肉,均可尽兴。 在太阳落坡时,还要举行一次祭祖仪式,向祖先们祭献一次过年的食品。要由男主人将猪的前肢、腰子煮熟,并做9个样式各异的苦荞粑,祭献给祖灵,已经举行过“措毕”(即送灵)仪式的人家,已将灵牌送走,则要到野外举行祭祀。要在离家不远处烧起一堆篝火,然后由男主人将祭品掐成小块,掷向天空,以飨祖先,并祈祷“愿全家幸福安康,愿畜群发展兴旺,愿五谷丰收增产,愿子孙世代昌盛”。献祭毕将祭品带回家中,象征性地尝一下,仍放回神台上。 陪夜。有的地方还有一种叫“陪夜”的习俗,即全家男女老少要陪祖先过类似汉族地区“守岁”的长夜。过年三天,火塘里要烧“不熄火”,当天晚上,一家男女老少都要围坐火塘边上,等祖先清点人数,等待祖先降福。待男主人用鸡蛋、荞粑祭祖之后,即按照长幼的顺序呼喊着家人的名字(外出未归者的名字也要喊),并祷告说:“您的儿孙后代们,伸手不做坏心事,伸脚不踩脏秽物,张口不说坏意话。走的是正道,喝的是净水,烧的是净柴。从未玷污过祖宗神灵们。”然后,按辈分唱《枯使略略》、《过年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