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店俗的生意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店俗的生意经

分类:【风俗文化】

开店做生意,民间极讲生意经,流传着层见叠出的店规、店俗。开店的第一天,民间俗称“开张”,为生意兴隆、财源茂盛,店老板都注重开张之俗。在台湾,开业第一天,亲友们都要赠送店主“开张大吉”、“永暖大业”、“大振鸿献”、“大展鸿图”、“万商云集”等句的匾额。这些匾额都是用红绸、黑绒写在或绣在红彩上。店主要把这些礼物都挂在店内的墙壁上,以壮观瞻。此俗大陆的商店过去也十分高兴。现在亲友送匾的少了,多为店主自己在门口张贴“开张大吉”、“开市大发”、“生意兴隆”、“招财进宝”的红纸条幅,希望这些红纸条幅能给他们带来吉利和财运。说起“招财进宝”的红条幅还有一个来历。据说最早用此条幅的竟是汉相爷萧何,他在自己的厅堂上挂了一幅“招才进宝”的匾幅。刘邦定天下后,一天到萧何家见到此匾幅便问何意,萧何答道:“富国强兵,最重要的一条是用能人。有才之人是国宝。文才能安国,武才能定邦,这就为‘招才进宝’,不知万岁以为如何?”刘邦听后连声称好!后来此匾被商人知道了,他们也觉得甚有道理,开店做生意,要财源茂盛,也要重用能人,有人才方会有财,故把“才”改成“财”,写成条幅贴在钱桌上或店堂里,以示吉利。于是,“招财进宝”就在民间店俗中传承了下来。

最普通的开张仪式是放爆竹,一则民间本来有放爆竹避鬼驱邪之俗,二则噼哩叭啦的爆竹声可以吸引左邻右舍、过路行人的注意,广而告之一家新店诞生了。有的地方俗规放过爆竹后三天不能打扫,让爆竹的纸屑铺满店门路面,既可告之人们此店刚开张,又可免财气被扫走。隆重的开张要行剪彩之仪,过去旧上海的一些大公司开张受西方习俗的影响,请一些电影明星来剪彩,宣传效果特佳。这里还有一个笑话,现在中外颇有名气的上海蓝棠皮鞋店,开张的时候,因缺少资金,只在门口放了一串鞭炮点缀了一下。刚巧当时风靡全国的电影明星白光小姐路过“蓝棠”,被橱窗里的皮鞋样品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步观看,不料被影迷发现被围观,成百上千的影迷挤在店门口,白光小姐无法,只好躲进“蓝棠”,而使许多人误以为白光为 “蓝棠”开张剪彩。此后经报纸一宣传,轰动一时,竟使“蓝棠”名声大振,生意越来越兴隆。许多商店开张之日,还有大减价三天之俗,现在称为 “优惠”三天,一般为九折,目的是招揽顾客。在杭州市郊过去还有一个趣俗,开张那天,如果顾客用红纸包一点钱去买东西,并讲一些吉利话,讨店主高兴,可以买到高于付出代价几十倍的东西。

大的商店要雇人帮做生意,被雇之人俗规“伙计”。在绍兴,凡经理称“大先生”,协理称“二伙”,襄理称“三伙”。营业员中又有头柜、二柜、三柜之别。他们的坐与立,有俗规。如通常油烛店是头柜坐,要人坐凳上,双手撑柜,俗称“撑腊鸭”; 二柜立,要一手叉腰,一手撑柜,形如酒壶,俗称“酒壶样”;三柜比较随便。过去商店的伙计除工资外,饭是吃老板的,平时没有肉吃,有的地方逢年过节才有肉吃,有的地方是每月 “逢六” 吃肉,俗称 “吃六肉”。此外,商店的学徒一般都用老板的同乡人,规定学徒的衣服不准做口袋,每次下班,要双手把衣服拍几下,才可离开柜台。对于伙计的聘用,各地普遍有“讲生意”之俗。每年的春节,或端午节,或中秋节,由老板决定留用还是辞退。聘用之俗各有千秋,在春节“讲生意”的,一般都在初五接财神前决定去留,有的商店是老板摆一桌酒宴请伙计,酒席上一定有盘鱼,由老板亲自端上来,鱼头对准谁,谁就被辞退。如果鱼头对准老板自己,就皆大欢喜,一个也不辞退。有的商店是宴后老板按次找职工在账房谈话,有的口头表扬,有的加点工资,有的则送上一张红帖以示辞退。绍兴一带则在岁末祝福拜菩萨时决定去留,凡没有被老板请去拜的即被辞退,待年初二吃晚饭,老板把他找去,亲自泡茶、递烟,说一番 “本店生意不好,只好请你委屈一下,另谋高就”的客气话就请他离店了。

老板最敬重的是账房先生,每年春节,老板大多要给账房先生拜年送礼。生意开市时,照例要给账房先生换铺盖,到后来,在一些地方就形成了过年老板要给账房先生送枕头的礼俗。此俗的形成,在民间流传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相传元朝的时候有一个财主想做绸缎布匹生意,多方查访,请了一个有名的生意通来当账房。开张以后,生意越做越好,可这个账房的脾气也越来越坏,不仅他算账的时候任何人不得打扰,东家也不能使唤他,而且对睡觉的被褥、枕头特别挑剔,稍不如意就骂伺候他的伙计,于是惹得东家和伙计们都对他不满,后来被东家辞了去种地。这个账房走后,第一年绸缎店的生意就亏了本。第二年,竟快赔光了,这下东家才着急起来,一问伙计,都说新来的账房不懂生意,也不会算账,这怎么会不赔钱呢?这时,东家才想到了老账房的好处,便派人去请他回来。可去的人回来说: “他不愿再干了,说当账房出力操心还得罪人。” 为了生意,东家只好亲自去请他。来到村里,一直到地头才找到老账房,没想到老账房变得又黑又胖,头枕土坷垃正睡得香。当老账房醒来知道东家的来意后,连连磕头求苦说:“我离柜两年吃得下睡得香,千万别叫我再去钱柜上掉膘送命啦!”东家这才明白算账是一件操心劳神的苦差事,便向老账房赔礼道歉。回去后,派了一辆四轮马车风风光光地把老账房接了回去,特备酒席,当众道歉,并重新添置了老账房需要的被褥枕头,派了自己贴身丫环去伺候。这时,老账房见东家抬举自己,也尽心尽力,而自己干了一段体力活也体谅伙计们苦处,脾气也好多了,这样生意就又红火起来。从此以后老板给账房先生送枕头便成风俗传承了下来。

旧俗做生意有不少生意经,一曰放账,即以放账的形式向当地兜揽生意。多半是先向用户放账赊销,到规定的时间付款。此俗过去在宁波一带极盛,往往按区划分账区,每到冬至,商店租一条大方头船,由放账先生挨户登门收款。若以现金交易,九折优待; 若欠至年冬,加收货款的百分之十,谓之“滞缴费”。二曰红票,即礼券。不少大商店出售红票,顾客购得馈赠亲友,按喜庆内容书写“花烛百子”、“百年好合”、“寿比南山”、“长命富贵”等吉词。亲友收到红票后,即可到商店兑换自己所需之商品。三曰礼单,不少南货店按人们礼尚往来之俗,设有礼单,如黑枣、花生、桂圆、荔枝,谐音“早生贵子”;蛋糕、桃酥、红烛、长面,谓之“糕桃烛面”,以推销商品。四曰送力,派学徒或杂工为顾客送货到家。五曰回扣,给商品购买介绍人的一种收入。六曰厘金,如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残次、冷背和滞销商品而给的奖赏。店员做3钱生意,可得一厘至五厘钱的奖金,故称“厘金”。宁波地方的棉布店在冷背布票签上标有红圈,推销一尺得一分。若标有二个红圈,“厘金”可加倍,故俗称为“红圈奖”。

做生意使用隐语暗码的行话过去曾十分流行。按俗规,各行会帮口对买进卖出,批发零售,现金成交,赊购交易,都兴用隐语暗码,里手外行,算价不同,俗称“掌”,或“吃语”。如九位数字,有的以 “旦底、拙工、眠川、回回、缺丑、断大、皂底、入开、去丸”为代表; 有的以 “扁担、筷子、撑脚架、耙头数、抓老子、两头翘、小弯钩、眉毛数、大弯弓”为代表。流行最早的是《论语》章头,即取《论语》每章中的第一个字,以代数字:学是一,为是二,儿是三,黑是四,公是五,雍是六,述是七,太是八,子是九。有的商店店主为了对付顾客,还使用 “暗语”,如中药店以 “千字文”为暗语; 棉布店以 “火树银花合,金桥铁锁开”的对联为暗语; 酒店用诗句为暗语; 南货店则用代号。以南货店为例,老板称欠债的人为 “人昔”,其来买东西,老板叫一声“人昔”,账房听到,便把原价加上二三成算账。在书信往来中,还将大写的数字壹、贰……缩简写成“士、欠、乡、长、仨、耳、木、另、王”;有的将元、角、分写成“两、钱、分”。这种行话暗语,解放后本已绝迹,但近年来个体商业的重新兴起,又开始流行了。

商店的歇工和开门过去也有俗规,一般商店都营业至年三十上午,南货、油盐、纸马店要营业到年三十下午。年后,一般于年初五吃一顿生意酒,初六就开门营业。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9: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