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分类:【传统文化】

古代乡学名。何时始称乡学为庠,古籍所记不一。《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而《说文解字》释“庠”为:“礼官养老,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庠、序之学或始于夏代,最初二者有别:庠为养老之所,序为习射之处。殷商时两种学校分工逐渐消除,乡间或设庠,或设序。西周庠、序仍为地方学校,其教育作用无本质区别,均为举行乡饮酒礼和习射的教育机关。汉平帝元始三年立学官,乡曰庠,聚(邑落)曰序,庠、序置《孝经》师一人,二者仍为乡间小学。庠、序并称即指古代乡学,与帝王,诸侯的大学相对而言。《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赵岐《注》:“庠序者,教化之宫也。”后世庠、序均泛指学校,亦以庠序概称教育。

古代学校的一种称谓。据《孟子》记载:“庠者,养也”,也即古时养育、培养幼童的地方。又,《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可见周朝把学校称做庠。庠是一种培养幼童的小学,属乡学一种。秦之后虽不再把学校统称为庠,也没有了称庠的专门学校,然依此典故,古代文人常把后来的县学称作邑庠,府学称作郡庠。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