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康有为故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康有为故居分类:【传统文化】 在宣武区米市胡同43号。即南海会馆。康有为居住的院子因有七棵树,故叫七树堂。他的书房有一间象船形,叫“汗漫舫”。康有为在“汗漫舫”写过许多诗文,编纂过书籍,并在此策划戊戌变法方案。1895年,在会馆内创办了北京第一家民办报刊《中外纪闻》,后又创立“粤学会”,成为维新党人活动中心。现在会馆大部分已改观。 在青岛市福山支路5号(当时为福山路6号)。故居是康公于1923年购得,原为德国临时提督楼,是一处典型的德式建筑,全部用青石筑成,原为平房,后改造为两层,楼上康公居住,楼下随员居住。康公虽没有长住青岛,但每年都来青岛住一个时期。康公对这所住宅很满意,他认为“屋虽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末代皇帝溥仪曾赐给康公一个堂号“天游堂”。康公即将这所住宅题为“天游园”。青岛浮山南麓大麦岛村北山有康有为墓,墓园形,封土高2米,周长16.4米,周围用石块砌成,墓前有碑,呈长方形,由当代艺术大师、康公弟子刘海粟撰文并书写《南海康公墓志铭》,墓后两侧植龙柏6株,象征戊戌运动中被害的六君子。该墓占地700多平方米,有花岗岩砌成的围墙,墓地依山面海,风光秀丽,交通方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