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康熙之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康熙之死分类:【传统文化】 康熙六十一年(1722) 十一月十三日戌刻,清圣祖玄烨病逝于畅春园,结束了雄才大略的一生。关于康熙死因,社会上盛传: 康熙在畅春园病重,胤肚进掺入毒药之人参汤,康熙喝后即驾崩,于是胤肚便登上皇位。此说法并不可信。据史书记载,由于康熙立储失败,晚年抑郁不欢。康熙四十七年 (1708) 冬,康熙大病一场。此后疾病缠身,身体日衰,右手不能写字,头晕、腿肿; 稍早起,即手颤头摇;心跳之时,面色顿变。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康熙去南苑行围。十一月七日,罹疾,自南苑回驻畅春园。因病,命皇四子胤肚代行十五日南郊冬至祭天大礼。康熙弥留之日,胤肚奉召至畅春园,三次进见皇父。十三日丑刻,康熙病情恶化,命从斋所召胤肚速归。接着召皇三子允祉、皇七子允钓、皇八子允对、皇九子允端、皇十子允、 皇十二子允?、 皇十三子允祥、 理藩院尚书隆科多列御榻前,面谕皇四子胤肚继承皇位。戌刻,崩于寝宫。康熙因受风寒而感冒,未加以重视,加之年老体弱,引起并发症而寿终正寝。当日夜,用銮舆载运康熙遗体回乾清宫。十二月,将康熙遗体移放景山寿皇殿。雍正元年 (1723) 九月,康熙遗体安放遵化景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