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廊的文化品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廊的文化品类

分类:【传统文化】

廊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可从廊的整体造型划分,亦可按廊的横剖面形式划分。(图二)

从廊的整体造型分类,可分为直廊与曲廊两大类。

直廊

多见于宫殿、庙宇、楼阁与宅第等建筑环境之中,其位置常贴墙而建或处于建筑物之边沿上,廊道受建筑物平面直线影响而呈直势,廊顶或为建筑物屋顶之一部分,或单独放坡,以利泄水,亦不乏作其它形状者。中国古代建筑物之平面以正方形、矩形为常式,圆形或其它形状甚为罕见,故这种依附于建筑物方形平面的廊,以直廊见多,如抄手廊等皆如此。

图二 廊的基本类型 (选自 《中国园林建筑》)

曲廊

多见于园林景观之中。尚曲是中国园林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所以在园林中,曲廊是随处可见的。《园冶》 云,“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蜒蜿无尽。”这当然不是说,中国园林中绝对没有直廊出现,但比较起来,中国园林基本上是曲廊的天下。(图三)

图三 江苏苏州留园曲廊

曲廊又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平面为弧形线(包括圆形线)的,比如苏州拙政园的波形廊就是显例。它一方面固然受到地形之影响,另一方面也是造园家的刻意追求。其二是平面为折线形的,如有些爬山廊、叠落廊、双面和单面空廊以及复廊等,可属此类。总体上是曲线,局部短距离为直线,在小段直线之间的转折,不像平面为弧形线的廊那般平缓而呈渐进态势,它具有两段直线之间所构成的锐角、钝角或直角,这种曲廊的走向,呈突进状态。

凡此直廊与曲廊,在文化品格上显现出各自的造型特征。前者严正,更诉诸于理性、简洁,倘处置不当,可给人以僵硬之感;后者自由,更诉诸于情感、优柔,其中以弧形线曲廊更为疏放灵活,若处理不佳,可能比较芜杂,拖泥带水。

若从廊的横剖面形式即廊的结构分析,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与双层廊,大体上是廊这一建筑类型的基本模式。

双面空廊

双面空廊,即两侧均不设墙的廊。这种廊可以将中国最长的廊――北京颐和园长廊作为代表。该廊自东向西逶迤而去,起于邀月门、依次经过留佳亭、对鸥舫、寄澜亭、排云门、秋水亭、鱼藻轩、逍遥亭到石丈亭结束,凡二百七十三间,有728米之遥,其长度远远超过其余园林中的长廊,为中国之最,是廊属之中的“万里长城”。此廊“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它又是作为万寿山与昆明湖之间的过渡空间来处理的,在长廊上漫步,一边是整片松柏的山景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组组建筑群,另一边是开阔坦荡的湖面,通过长廊伸向湖边的水榭及伸向山脚的‘湖光山色共一楼’等建筑,可在不同角度和高度上变幻地观赏自然景色”。长廊的审美感是强烈而葱郁的,它在气势与意境上,将万寿山、昆明湖以及以排云殿、佛香阁为主的十几组建筑群,在水平方向上有机地联系起来。“人们行于廊北可以观赏苍莽山景;行于廊南可以饱览浩渺湖光、湖中长堤、湖对面的龙王庙岛以及玉泉远山的景色;行于廊中,则又被精致的彩画所吸引。这些彩画共有两万多幅,其中三百六十多幅是人物故事画,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令人百看不厌。”(陆坚、杨国清《中外著名建筑》) (图四)

图四 北京颐和园长廊

单面空廊

单面空廊,即一侧沿墙或附属于其他建筑物,一侧敞开、面向园景。它是双面空廊的发展,即在双面空廊之一侧列柱间砌成实墙或具有系列漏窗与门洞,遂成单面空廊。这种空廊样式的妙处,在于半掩半透。进苏州留园,迎面是曲折的长廊和两重小院。长廊开敞的一侧,面向小院,院中古树苍劲而朴拙,古老幽深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廊之另一侧为园之主景,由于这单面空廊的墙为“虚”墙,游人通过一排漏窗,依稀可见园中灿烂的景观。这一单面空廊的设置,使得园之意境显得既含蓄又明丽,它具有“序幕”般导引的美感。人们在廊中漫步,通过窗与洞门窥景,这景致时隐时现、若即若离、亦真亦幻,引人入胜。

复廊

复廊,也是双面空廊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在双面空廊的纵轴上设有一道墙体,形成两个独立的带形空间,构成复廊。为求相邻两个单面空廊之间的空间联系与交流,往往在墙体上饰以漏窗,姿态、样式各异。复廊也是组织园林空间、景观的重要手段,一个双面空廊在中间设此一道“虚”墙,使得廊这一游览线的长度增加了一倍。苏州沧浪亭之复廊,可谓佳构。该园虽名“沧浪”,实乃无水。为此于园之东北部建一复廊,通过廊中的“虚”墙漏窗,将园外水景“借”进园来,达到丰富景观的目的。复廊的空透性成为园之借景、对景的媒介。同时,复廊墙体上精致的漏窗,本身亦富观赏性,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价值。在上海豫园,一段长度仅为12米的复廊,成了 “会心不远”、“万花楼” 与 “两宜轩” 三座建筑物的有机 “组织者”。通过复廊与跨越山溪之白墙,将仙山堂前大假山与点春堂之间的庭院分划为三个空间,该廊平面三折,通过实墙之空窗,互可观赏对面的美景。

双层廊

因其为双层,故又称楼廊。这是双面空廊的又一发展,在其中部横断面上建造二层层面,便构成双层廊。该廊之妙,妙在能从不同层面上观赏园景,尤其在二层因抬高视点,给园景之审美增添情趣。(图五)

北京北海琼岛之“延楼”是双层廊之佳构。其平面呈半圆弧形,东自倚晴楼,西至分凉阁,有六十个开间,廊之外延顺北海水沿建汉白玉栏干,长度近300米。在审美上,北海水域开阔,沿水边建此长廊,更增添了水景疏放的美感,它的横向线形与琼岛之巅高耸的白塔、山体恰成谐调,美不胜收。

在按廊的整体造型划分中,还可因其地形、地貌而分为爬山廊、平地廊和水廊等诸种。

廊之文化审美属性中具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前文所述的“随形而弯,依势而曲”。这里所谓“形”、“势”,主要指地形、地貌。中国园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园冶》所说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廊是人工建筑,亦须达到“宛自天开”的境界,为此,“随形”、“依势” 是建造廊子的一个审美定则,目的是为了达到建筑与景观的完美结合。

园林之地形、地貌有山坡、平地与水域之别,在这三处设廊,其形象可大异其趣。

爬山廊

爬山廊有的位于山之斜坡,也有的自坡底随山势蜿蜒而上,呈爬坡态势,或呈递进向上的阶梯式。这种廊在实用功能上,是游人上下山的“管道”,是登高、下坡观景之“导游”。在观感上,则是山坡地段不同高层建筑物或景点之间的纽带,是山坡与平地、水域之间的“过渡空间”。它丰富了山景,使生糙的山坡转化为 “人化的自然”。苏州拙政园见山楼之西的爬山廊,苏州留园涵碧山房西面至闻木樨香轩的一段爬山廊,以及北京北海亩鉴堂爬山廊(图六)等皆是如此。这种园林由于尺度不大,爬山廊的气度相对小巧。在北京皇家园林中,爬山廊之建造,为园景平添了雄伟的气势。如北京颐和园排云殿两侧与“画中游”两处爬山廊,由于山势较陡,如缺此廊,不同平面上的建筑物,将给人以不相连贯的感觉,建廊以后,审美效果则迥然不同。它使原来散在的建筑景观得以沟通。游人从排云殿两侧爬山廊登高至德辉殿,殿、廊连续徘徊,气度不凡。同样,在北海濠濮涧,爬山之折廊,在空间上将四座屋宇有机地组合成一个群体,曲廊顺着山势逶迤而下,以临池水榭为终结,与起伏之山坡浑然一体,仿佛从山体中“生长”起来,貌似巨龙入渊,有沉雄之美; 倘自水榭仰望,更有腾跃之趣。

平地廊

这种廊的形制因地势平坦而呈现平缓的审美特征。在园林中,这种廊一般以曲廊为多见,也有曲中寓直、直中寓曲者。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有一组建筑群,赐名为“万壑松风”。其中五座单体,即是利用折廊的手法巧加安排,匠心独运。此平地廊,或为双面空廊,或为单而空廊,有的面向内庭,有的作外向布置,似有迎接外部景观之势。它连接、划分了诸多院落,空间尺度大小对应,平添了园景的意境层次与深度。平地廊的文化审美品格是舒缓。游人在其间行走或驻足眺望,心灵之轻松宁静犹如澄湖碧潭,没有紧张,没有急迫,徐徐而行,缓缓品味。它淡雅平易,与爬山廊各具格调,令人亢奋、惊奇。(图七)

图五 江苏扬州寄啸山庄双层折廊(选自 《中国园林建筑》)

图六 北京北海亩鉴堂爬山廊

图七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游廊

水廊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与水相联系的廊。可供观赏水趣,连接、引渡两岸建筑和景观。其中又分临水而筑与凌波而建两类。前者建于岸边或泽畔,廊基一般紧连水域,具亲水倾向,但不在水域之上。它立足于陆地,却 “向往”着水趣。其中堪称佳作者,当推苏州拙政园西部的波形廊。此廊始于“别有洞天”入口处,止于“三十六鸳鸯馆”。随水岸自然曲势而呈“L”形平面。所谓波形者,既指天然曲岸,又点出起伏水波,语意双关是不言而喻的。后者建于水域之上。它的特点,以石台或石墩为廊基。廊基一般微露或略高于水面,令石台基础之间有水相通,以流域宽阔为佳。廊之底部贴近水面,使之成卧波姿态。凡此,都是为了突出水廊的亲水特色。人徉徊于水廊之上,似有泛舟拍水之趣。

水域上建桥,桥上建廊,遂成桥廊之制,这是水廊的一种变式。桥廊横凌水面,自有枕流之妙趣。当然,若桥廊低架于水面,亲水之美颇为强烈,倘高蹈于水域之上,又有凌空欲飞之美。广西桂林名胜风景区,一座距今七百余年的古桥,名曰花桥,上部建有一木构桥廊。此桥设穹形桥洞四孔,其拱券结构以巨石为材,每逢风平浪静,或蓝天丽日,或月明星稀,此时花桥在水中的倒影,尤显清亮,静趣横溢。桥廊上复平缓之双坡顶盖,铺以绿琉璃瓦饰,使得该桥廊显得既朴实无华,又明丽别致,恰似嵌在青山碧水之间的一块悲翠。(图八)

图八 广西桂林花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