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帝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五帝祠郊祠名。或称五帝畤,因在古雍州,故又称雍五畤。五帝,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上五方之帝。有说五帝为东方青帝(亦称苍帝)灵威仰;南方赤帝(亦称炎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纪。或说以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为五天帝。秦时建有雍四畤,即秦文公于鄜衍(今陕西洛川县东南)立鄜畤,祭西方白帝;秦宣公于渭南(《水经注》近刻作于陈仓北坂)立密畤,祭东方青帝;秦灵公于吴阳(今陕西陇县西)立上畤,祭中央黄帝;秦灵公又于吴阳立下畤,祭南方炎帝。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冬,又于雍州(今陕西凤翔县)立北畤,祭北方黑帝。鄜畤、密畤、上畤、下畤与北畤,合称五帝祠,或称五帝畤、雍五畤。亦有学者解释为,汉高祖二年将秦原有的四帝祠,集中一起,加上新立的黑帝祠,名北畤,合为五帝畤,在雍州南建五帝祠。秦汉时期诸神之祭中,以五方帝最为尊贵,岁时奉祠,后虽一度于汉成帝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罢祀,但于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冬十月又复祀如前。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