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开元通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开元通宝

分类:【传统文化】

也叫“开元钱”,钱币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废止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开元”意即开辟新纪元; “通宝”意为通 行 宝货。俗多回环读作“开通元宝”。开元通宝钱径八分,以“文”为单位计。一枚钱即一文钱,重二铢四紧(lěi累),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为一贯,重六斤四两。开元钱不以重量为名,结束文如其重之量名钱制度;开创我国金属铸币以“通宝”、“元宝”等命名之“通宝”制度。直至清代末年,开元钱大小轻重常作为“制钱”楷模。

开元通宝

即“开元钱”,古代钱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废止五铢钱后开始铸造。币面由上而下铸“开元”二字,由右而左铸“通宝”二字。按顺时针方向认读,读为“开通元宝”,为后世钱币以“通宝”或“元宝”命名的由来。“开元”意为开辟新纪元,非指年号,“通宝”,意为“通行宝货。“开元通宝”四字为唐书法家欧阳询所题书,撰为八分篆隶二体,币背面有一个星形印痕。标准开元钱径八分,重二铢四(Lei,古代重量单位名,十合一铢,二十四铢合一两),即库平一钱,每十枚重一两。唐代主要通行的是开元通宝。唐两百多年间,常铸开元钱。会昌年间(841―846年)铸造新的“开元通宝”,背面铸有地名,一般称为“会昌开元”。南唐及太平天国都曾铸造“开元通宝”。开元通宝在我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①自此钱币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或通宝、或元宝、或重宝等。②开元通宝不标重量,每枚钱币重量为一钱,十钱等于一两,从此我国衡制不再以铁、计算,而改用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钱,即开元钱一枚重量)③开元通宝形制,轻重成为后来各朝铸钱的标准。

亦称“开元钱”,中国古铜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宣布废除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紧(二十四铢合一两,十紧合一铢),每十枚重一两,币面铸有“开元通宝”四字。

“开元通宝”钱改变了我国衡法制度,从此结束了按铢、紧重量计数的方法,改用按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方便了人民生活。同时,规定了用铜铸钱的成色,要求严格按成色铸造,每枚钱约重4克,所以在铸钱制度上也是一个明显进步。终唐之世,除唐高宗及唐肃宗短期铸有以年号为名的“乾封泉宝”、“乾元重宝”钱外,均以“开元通宝”为定制。

“开元通宝”钱的创制,在我国钱币形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使金属铸币制度彻底脱离了以重量为名的五铢钱系统,走上高一级的“通宝”制钱铸币形式。自此以后,历代铜铸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皆采用“通宝”、“元宝”名式,并且持续流传了近千年,开创了“制钱”新制度。“开元通宝”新制钱的行用获得极大成功,在整个唐代历史上被称为“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旧唐书?食货志上》)。乃至后来的南唐、太平天国时代也都铸制“开元通宝”钱。

新制钱使用“通宝”命名,反映货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货币的地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得到增长,货币的财富观在人们头脑里得到增强,货币的权力在应用中得到的扩大,标志着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