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开封相国寺庙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开封相国寺庙会分类:【传统文化】 旧时河南省开封市一带汉族等民族所举行的源于佛教祭祀的节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四月初八日和七月十五日举行。该寺位于市内自由路,原为战国魏公子信陵君故宅,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建寺,初名建国寺。后毁于兵燹,唐睿宗时重建,延和元年(712年)赐额大相国寺,成为我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宋初寺院规模达545亩,北宋皇帝多次游幸该寺。明成化二十年(1484)改称崇法寺,明末黄河泛滥,该寺又毁于水灾。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重修,仍名大相国寺,后圮废。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修复,规模小于唐宋时期。内祀释迦牟尼、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千手千眼观世音、五百罗汉等神祗。寺内有铸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巨钟一口,重万余斤,高2.23米,直径1.81米,因霜天钟声传播最远,故称“相国霜钟”,为开封八景之一。每逢庙会,善男信女纷至沓来,于佛前燃香叩拜,行祭祀之礼,许愿还愿,布施礼佛,以祈福求寿。同时,该寺还请方圆数百里的著名乐僧前来赴会,届时,由多达200名以上的乐僧集体演奏寺院音乐,气势宏大,令人陶醉。其中寺院音乐分为器乐和声乐两大门类,是我国佛教艺术中的瑰宝。各种商贩于寺前设摊叫卖,百货毕陈,分行列肆,任人选购,吸引许多游人香客前来购物,热闹非凡。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