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开漳圣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开漳圣王分类:【中国民俗】 开漳圣王也称“陈圣王”、“陈圣公”、“威惠圣王”、“圣王公”、“威烈侯”、“广济王”、“陈将军”、“陈府将军”等。开漳圣王陈元光,原为河南光州人士,生于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因潮、泉两州多乱,陈元光随父入闽平乱,父死于任上后,陈元光继承父职,以杰出的军事才能,平了闽南之乱。他认为闽南的开发很重要,上书皇帝奏请在潮、泉之间建置,不久获准建置漳州,他首任刺史。在任期间,他打击豪强,兴办学府,开科选才,量才择用,厉行法治,劝农重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将中原文化移植漳州,使漳州百姓安居乐业,漳州从此由荒蛮之地走上文明。漳州百姓感念他的恩泽,奉为乡土开拓神,建庙祭祀。漳州人移民台湾时,都把开漳圣王神像随带来台,在各地建开漳圣王庙供奉,因此在台湾凡是漳州人居住的地方,开漳圣王庙就最多。目前台湾有50余座以开漳圣王为主神的庙宇,并配祀当时与陈元光同时开发漳州的“辅顺”、“辅义”、“辅显”及“辅信”四位将军。一般信徒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开漳圣王圣诞日。届时有关寺庙都要同时举行盛大祭奠,其中以台北市士林区芝山岩的惠济宫的过火仪式最有特色。每年开漳圣王圣诞日,惠济宫从清早起就开始整地,然后撒盐米使场地清净,再用许多金纸和约1500斤木炭安置在场地,引开漳圣王的圣火点燃金纸和木炭,相信这熊熊的火焰能赶走本区的恶煞。过火前要安东西南北中五个营,如此鬼魅才不敢侵入道场。参加过火仪式的人们,在三天前就要天天沐浴吃斋,如能静坐三天更好。过火镇殿的开漳圣王是红面的,过火时童乩抬坐在神舆内的开漳圣王则常是黑面的。过火时,两个童乩一前一后抬着安坐开漳圣王黑面神像的小神舆,赤足从烧热的木炭上走过,且跳且舞,一边口念金言咒语,一边冲入熊烈的火焰中,据称如此是拔除不祥的方法之一,也是对付恶煞最有效的方法。 台湾随处可见的开漳圣王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