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开眼光·搭桥·哭十八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开眼光·搭桥·哭十八场

分类:【风俗文化】

“开眼光,瞅四方;开鼻光,常闻香;开耳光,听八方;开手光,拿钱粮;开心光,亮堂堂;开脚光,站佛堂。”开光,是辽宁省西部义县一带丧葬礼仪中的一种民俗。《义县县志》载:“殓时孝眷必环视亡者入棺,去覆棉,以香油少许拭其目,曰揩眼光……”

当地死人向西停灵,用棉帛盖脸。上衣挂五彩线一缕,线端拴一枚铜钱,放入亡者口中,俗称“含口钱”,富贵人家,含以珍珠。肚脐处置一个小酒盅,内放少许谷粮。然后将一条长长的白布从床脚引出寝室,搭在门上,谓之搭桥。丧主站在门坎处,用饭勺敲上门坎,嘴里喊着亡者说三遍:“三条道儿,走当腰,走明光大道哇!”有的地方孝子说:“爸(或妈)上西南大路,旱路坐车,水路乘船。”这称之为指明路,或“叫道”。意思是让亡者灵魂按所指方向西去。因汉族多信佛,而佛教以西方为净土。西去目的就是使亡者灵魂归之净土。合家举哀穿白色粗布孝服。叠白布为冠,男称孝帽,女称包头。其穗男丧左,女丧右。扯麻束腰垂身后,父母双亡则双垂,一方去世则单垂。孝男前往附近的土地祠烧香,这叫报庙。此间每日早中晚三次到土地祠“送浆水”。室内凡对着亡人的镜子都用纸掩上,有神位的地方都用红色幔帐遮挡。小殓大殓时都要开窗。

三日大殓后写纸牌为灵位,蒙以黑纱,供柩前,谓之灵牌。太阳落山时,丧主捧灵牌,家属亲友鼓乐随行去城隍庙领魂。礼神拜社后,丧主曳着竹扫帚,拖着门幡倒着走,一边呼着对亡者的称谓,一边绕阶三圈。奉灵牌归来后女眷跪迎,设位寝床,烧香,把亡者最得意的吃物放进纸搭里,以备亡者食用。然后将灵牌门幡焚于土地祠门前,丧主西向跪拜,这叫“送路”,或称“送盘餐”,时间在殡之前一日。当晚女儿要哭十八场,哭一场烧一包纸。哭时儿子媳妇陪跪,女儿(无女儿者可由侄女或义女代替)由人搀扶绕棺倒走(也有坐哭不动的),边哭边唱,哭爹哭妈的唱词各不相同,现采录如下:

十八场哭妈妈

头前引路一盏灯,

我妈灵魂走到丰都城。

金童玉女前引路,

三条大路走当中。

森罗殿上把阎王见,

先报家乡一表情。

判官掌管生死簿,

一世善恶要查清。

我妈没做亏心事,

不要害怕和担惊。

行善之人金桥走,

做恶之人桥下行。

女儿哭了头一场,

我妈走过地狱第一层。

十八场哭爹爹

一步走啊一步挪,

送爹西天见我佛。

铁行骡子亮纱车,

金银财宝装满车。

童男童女侍候着,

灵前摆个八仙桌。

八碟八碗带火锅,

乌木筷子四下搁,

烧酒壶,当腰挪,

儿女双双灵前跪,

铺黄褥子盖黄被,

给我爹爹免免罪。

哭十八场的唱词大同小异,恕不赘叙。哭时一般鼓乐配以《一日花》、《大悲调》、《天童子》等曲牌。这种习俗一方面反映了父女、母女亲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迷信思想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积淀,顽固地保留在人们心中。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普及,如今哭十八场的人已寥若晨星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