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引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引言

分类:【地域文化】

凡是到过中国南方广东省的人,大约都知道广东有三种主要方言。一曰广州话,或者叫作白话,即通常所谓粤语;二曰潮州话,或者叫作汕头话;三曰客家话,或者叫作梅县话。这三种方言,实际上代表着广东地区的三种地域文化。

讲广州话的地区,不仅限于广东的大部分地方,还包括广西的相当一部分,以及香港、澳门。这些地区的人们,由于历史形成的诸多原因,语言相类,生活习俗相似,形成了与中国其他地区有所不同的广府文化,或曰岭南文化、珠江文化。

讲潮州话的潮州、汕头地区,位于广东东部,与福建接壤,因种种条件促成,语言不同于周围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均别具特色,形成了另有特点的潮汕文化。

客家话并非广东的特产。讲客家话的人,除了聚居在广东东北部的梅州地区、河源地区以外,还聚居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广西东部和广东的其他地区,还散居在四川、贵州、台湾、海南等省,并被统称为客家人。客家人有相同的语言,相同的风俗习惯,相同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祖先甚至有大体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有特殊意义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意义在于:1.客家先民本系中国北方中原地区的汉族人,一两千年来屡经迁徙,如今遍布中国南方各省的广大地区,以及世界五大洲的数十个国家,乃至海外有“无客不成埠”之说。在安土重迁的中国汉族人中,客家是一个特殊的民系。研究客家的源流和迁徙、形成的原因,是研究中华民族形成史、迁徙史、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2. 客家先民离开中原祖籍地千年以上,但所到之处(包括在海外各地)大都聚族而居,且基本上保留着古代中原地区人们的语言语音、风俗习惯。研究这一现象,是社会学家、语言学家、民俗学家的重要课题。3.客家历史上名人辈出,如张九龄、廖燕、丁日昌、黄遵宪、洪秀全、杨秀清、刘永福、丘逢甲、孙中山、廖仲恺、朱德、叶挺、叶剑英、郭沫若等等,皆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一定地位,英名常存。对客家历史人物的深入研究,是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史、思想史、文学史等不可缺少的部分。

对客家及客家文化的研究又极具现实意义:1. 一两千年来,客家先民不断从经济文化较先进的中原地区南迁,把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到华南各地,促进了岭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客属华侨、华人在海外的开拓,为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令世人瞩目;但是,大陆上和台湾现今客家聚居的地区,大多数又是相对贫困和落后的地方,又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振兴客家文化?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振兴中华的需要。2.客家有优良的传统、优良的品质,客家人具有顽强的精神和内聚力,历千年而不衰,遍五洲犹未弃。对客家文化精神的研究,是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的课题,是寻求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部分,是海峡两岸统一大业的需要。3.包括台湾、香港在内的海外各地,凡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都有客家人联谊组织,并经常召开世界客属联谊会,出版书刊;许多中华学者专门研究客家问题,著书立说,硕果累累,渐渐形成了“客家学”。相形之下,大陆的客家研究是落后了,1985年以前,非但没有专门研究客家的组织和学术机构,就连研究客家问题的书刊和文章也系凤毛麟角。近年来情况有所改变,有些学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作了可贵的探索。但大体上仍停留在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水平上,未能在罗香林先生一辈人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甚至有些人还是在“炒冷饭”。因此,进一步开展客家文化的研究,也是中国学术界面临的任务之一,是对外学术交流的迫切需要。4.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普及,人们之间交往的增加,许多客家人甚至已经不会说客家话,不知客家人的历史;更有许多客家地区以外的人们根本不知何谓客家,竟有误以为客家是少数民族者。因此,研究客家文化,普及关于客家文化的知识,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