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格尔之乱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张格尔之乱

分类:【地域文化】

(1820―1828)张格尔

*

是大和卓布拉呢敦的孙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大、小和卓

*

的叛乱被平定后,大和卓之子萨木萨克

*

流亡中亚,自1784年起不断骚扰边境,伺机复辟,但均未得逞。张格尔为萨木萨克次子,追随其父,长期流亡在中亚浩罕

*

等地。19世纪20年代,张格尔在浩罕封建主的唆使支持下,不断以浩罕为基地骚扰南疆地区,史称“张格尔之乱”。

张格尔骚扰南疆共四次。第一次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是年秋,张格尔纠集三百余人由浩罕潜入境内,布鲁特头人苏兰奇首先向清政府报告敌情,却遭到章京绥善叱逐,苏兰奇遂叛清附敌。八月十一日,张格尔在图舒克塔什、喀浪圭卡伦烧杀后进军喀什噶尔。清军领队大臣色普征额将张格尔击溃,追至霍尔罕庄,见天色已晚,乃就地扎营。张格尔、苏兰奇等二三十人步行逃至图舒克塔什卡伦外驻歇。次日色普征额领兵到图舒克塔什卡伦外,见“遗火犹燃”却未追剿,坐失擒获张格尔的良机。

第二次在道光四年(1824)。张格尔纠集二百余人到乌鲁克焚抢滋扰。清领队大臣色普征额领兵出卡追剿,张格尔一见官兵,即行逃遁,在塔什霍尔罕、托古斯托罗、木吉一带流窜。次年九月,帮办大臣巴彦巴图领兵二百余名出卡搜拿,行至都尔伯津地方,询知张格尔已在五六天前潜匿他处,遂将当地无辜布鲁特牧民男女老少百余人杀害,谎称遇贼杀敌。这样就引起布鲁特人民极大义愤。布鲁特头人汰劣克为死难妻子及属下报仇,围歼这支清军。巴彦巴图的暴虐滥杀,将大批布鲁特人推到张格尔一边,张格尔之势日益猖獗。

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道光六年(1826)。是年六月十四日夜,张格尔伙同浩罕头目爱萨不扑卡伦,径直由开齐

*

山路突进,潜入阿尔图什庄,遂进入先祖玛杂

*

(墓)。清军前往围剿,张格尔裹胁维吾尔人万余突围,分兵两股攻袭喀什噶尔、叶尔羌。不久浩罕伯克领兵五千来助战,张格尔的气焰更为嚣张。八月二十五日喀什噶尔陷落,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等城也先后沦陷,清驻扎大臣庆祥等殉难。一股张格尔军甚至侵入浑巴什河南岸,逼近阿克苏城、乌什城。整个天山南路处于危险之中。清廷为之震动,当即令伊犁、乌鲁木齐官兵六千调赴南疆征剿,令陕甘总督杨遇春以钦差大臣统陕甘兵五千五百驰赴新疆助剿。七、八、九3个月中,清廷调动各路援军征讨张格尔,授长龄为扬威将军督战。1826年底,清重兵二万余云集阿克苏,浑巴什河之战、柯尔坪之战,扫荡了阿克苏附近的张格尔军。道光七年(1827)二月长龄亲率满汉步马官兵二万余分前后两军由阿克苏启程征伐张格尔。清军迅猛推进,一周之内,与张格尔军会战于洋阿巴特庄、沙布都尔庄、阿瓦巴特庄。张格尔军土崩瓦解。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诸城相继光复。张格尔再次流窜出境。

第四次在1828年初。张格尔窜到伊斯里克卡伦附近。长龄闻报即亲率二路官兵六千余追剿于喀尔铁盖山将张格尔生擒。五月,张格尔被押解至北京处死。

张格尔之乱是清朝统一新疆六十年来最严重的动乱,从此乾隆嘉庆年间新疆安定、和平的局面遭到破坏。张格尔之乱亦是清朝与浩罕关系的转折点,从此,浩罕摆脱了对清朝的依附,并在军事上与清朝直接对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