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秀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秀眉分类:【传统文化】 苗族,贵州台拱厅(今台江县)人。清咸丰、同治年间贵州苗族农民起义领袖。咸丰三年(1853)秋,因不堪清政府暴政,领导苗民在瓮安起义,被镇压。1855年在台拱领导苗、汉等族农民起义,攻占了黔东南大部城镇。设立官职,收回屯田,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深受各族人民拥护和爱戴。斗争坚持18年之久,1872年(同治十一年)被俘,慷慨就义。他领导的这次起义有力地推动了苗族地区生产的发展,对贵州苗族地区的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咸丰同治(1851―1874) 年间贵州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台拱厅(今台江县)人。苗族。出身贫苦,曾投奔活动于川、黔边境的白莲教老教主刘义顺。咸丰五年(1855)春, 因要求按旧例纳粮,减免新增的赋税,没有得到允许,与包大度、张开格、李洪基等人,在台拱掌梅里“议榔”宣布起义,成为当时苗民起义中最有威信、最为杰出的领袖人物。在武装斗争中, 以“九元帅”和 “九王爷”之号统率全军。攻克一地后,就把屯田和地主田地分给农民;拆毁城堡,扩大耕地面积;战士在战斗之余也参加劳动生产;同时还注意开放市集,保护商人,造成“秀盾打江山,太平十八年”的盛况。同治六年(1867)后, 清廷加强了对苗民起义的镇压,经过三年苦战,在乌鸦坡决战中不幸被俘, 囚送长沙后壮烈牺牲。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