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籍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诗人。字文昌,祖籍苏州,后移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799)登进士第。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终国子司业,故世称“张司业”,又称“张水部”。推崇杜甫,长于乐府诗,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其乐府诗反映当时社会现实,揭露统治阶级剥削罪恶,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疾苦,颇有特色。其诗“思深而语精”,多警句,不事雕琢,轻快圆转,甚受白居易推崇。白在《读张籍古乐府》中称其“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张籍继承汉魏乐府优良传统,与王建同为元、白新乐府运动有力推动者。代表作有《野老歌》、《征妇怨》、《凉州词》等。有《张司业集》。 唐诗人。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少时迁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出身寒微。贞元十五年(799)中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省校书郎、国子博士、水部郎中、主客郎中,官终国子监司业,故世称张司业或张水部。一生多贫病,对友人热情诚恳,尤与王建友好,二人均以乐府诗见长,世称“张王乐府”。与孟郊、贾岛、白居易、韩愈亦均友善。韩愈对张籍多次奖掖、推荐,白居易高度评价张籍诗歌的社会作用。其诗兼备众体,以乐府诗和古诗成就最高。为诗主要反映人民疾苦,善于以精炼的文字概括繁杂的社会现实,用语明白洗炼,不假雕琢,深衷浅貌,语短情长。王安石评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集》);白居易说他“风雅比兴外,未尝荐空文。”(《读张籍古乐府》)所作乐府诗七八十首,广泛地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著名作品有《野老歌》、《筑城词》、《征妇怨》、《关山月》、《凉州词》等。张籍的乐府诗,当时就享有很高声誉,可称中唐新乐府运动主将。今存张籍诗四百余首。新旧唐书均有《张籍传》,今人卞孝萱编《张籍年谱》,有《张司业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