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张继

分类:【文化精萃】

唐诗人。字懿孙。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人。天宝十二年(753)进士。任检校祠部员外郎、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盐铁判官。为官颇有政声。诗多是羁旅题咏之作,亦有关心时事,同情民瘼的作品。前者,以《枫桥夜泊》为代表。此诗情景交融,内蕴繁富,笔调清远,意境谧静,神韵悠长,不仅在当时传为名篇,直到现在,仍享誉国内外诗坛。后者,以《送邹判官往陈留》和《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为代表。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说张继的诗是“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且“有道者风”。这个评价颇中肯,张继的《上清词》、《安公房问法》等诗,不仅有道者风,而且禅味十足,这和当时敬崇佛、道的社会风气有关。其诗不事雕琢,明秀自然。七绝中时有佳作。《全唐诗》录其诗一卷。有《张祠部诗集》。

国民党元老,国民党右派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溥,字溥泉。直隶(今河北)沧县人。1889年入日本留学。1902年参加东京留学生青年会,结识孙中山,开始革命活动。1903年因参与剪去留日学生监督姚文甫发辫,被逐回国。与章炳麟、邹容等结为兄弟,任《苏报》参议。《苏报》被封后,又与章钊创办《国民日报》。1904年与黄兴创办华兴会。因万福华刺卫之春案牵连被捕于上海。获释再赴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本部司法部判事。《民报》编辑兼发行人。1908年在法国办《新世纪》杂志,倾向无政府主义。辛亥革命后,任同盟会本部交际部主任兼河北支部长,不久改任国民党参议。1913年当选第一届参议院议长。宋教仁被刺后,受孙中山命赴九江参与讨袁,失败亡命日本,后回国,1922年11月,曾带孙中山亲笔信,到北京与苏俄使者越飞晤谈。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不久,他公开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提出“弹劾共产党”,受到孙中山的严厉斥责。1925年起,支持、参与西山会议派的反共活动。1926年3月在上海主持非法的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开幕会议,选为中央委员。1927年后投靠蒋介石。历任国民党政府司法院副院长,北平政治分会主席,中央监察委员,国民党华北办事处主任等职。1937年初兼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先签名赞同宋庆龄等恢复孙中山亲订三大政策提案、继而又退出反对。1939年任国民党中央慰劳团总团长,对解放区表示“厌恶”。抗战胜利后,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1947年1月任国民党国史馆馆长。12月在南京病死。编有《张溥泉先生全集》、《张溥泉先生全集补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