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良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良墓分类:【传统文化】 位于城西三义寨乡白云山村南。张良(? ―前186),追随刘邦,在楚汉战争及西汉建国初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被汉高祖刘邦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杰。汉初封留侯,后托疾隐居于东昏县(今兰考县)西南的白云山,卒后葬此(《史记》谓葬黄石,约在今江苏沛县境内)。墓冢高10米,周长百米,保护区面积3万5千平方米,周围古柏环抱,肃穆壮观。 张良墓在河南兰考县城西5公里,曹新庄火车站南侧,紧靠陇海铁路。墓区面积3500平方米,冢高15米,周长60米。古柏环绕,郁郁葱葱,雄伟肃穆。 张良墓2000余年来为人瞩目,不仅以其极为壮观的规模,更因墓主张良的事迹多为后人所关注。 张良(?-前186年),字子房。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祖父与父均为韩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以家财求得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末中,改名亡匿,逃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传在圮上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任厩将,成为刘邦重要谋士。不久游说项梁立韩公子成为韩王,遂任韩司徒。后韩王成为项羽所杀,张良复归刘邦,封成信侯。楚汉战争期间,“出谋划策,决胜千里”,屡立战功,汉朝建立后,封为留侯。但他看透世事,深知刘邦为人只可同难不可共福,故被封后不久即托疾归隐,居于兰考西南白云山,好黄老之学,求神仙辟谷之术,自号“赤松子”。卒后葬于此。后世凭吊墓冢者对张良一生经历多有评说。隋卢思道(535-588年,字子行,范阳人,隋初官至散骑侍郎,诗多游宴酬赠之作)的《春夕经行留侯墓》一诗即云: 少小朝黄石,晚年游赤松。 应成羽人去,何忽掩高封。 疏芜枕绝野,逦迤带斜峰。 坟荒隧草没,碑碎石苔浓。 狙秦怀猛气,师汉挺柔容。 盛烈芳千祀,深泉闭几重。 夕风吟宰树,迟光落下舂。 遂令怀古客,挥泪独无从。 诗概括了张良一生事迹,但不管是其“少小朝黄石”,还是“晚年游赤松”,最终却留下这“高封”之墓,又是如此之荒凉破败!面对此事此景,诗人只能“挥泪独无从”。但有的游者对张良功成后及时归隐却又持赞颂的态度,墓石柱上即有一联语曰: 吃饮最难,如君世上何需谷 休官宜早,为我山头多种松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