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角与黄巾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张角与黄巾军分类:【传统文化】 张角(?―184),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统治腐败,外戚宦官擅权,豪强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大批农民破产逃亡,沦为农奴或流民,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起义一触即发。张角于东汉熹平年间创立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与弟张梁、张宝一面利用“符水”在贫苦农民中行医治病,吸收众多弟子;一面传播“太平道”教,宣传太平道的平等观念和反对剥削的思想。他还派弟子到各地,以传教的形式秘密发动和组织群众,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太平道信徒发展到数十万人,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为了把人们更好地组织起来,他按军事编制把信徒分为36方(部),“大方”万余人,“小方”6至7千人,各设渠帅,统一归他指挥。他还收买宦官作内应,预定甲子年(184)三月五日于京内外同时起义,并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在起义准备期间,他亲自潜入洛阳,观察东汉王朝动态,并派大方渠帅马元义负责洛阳的起义准备工作,同时集中荆、扬二州群众数万人到邺(今河北临漳),以便起义时配合主力攻打洛阳。但因内奸告密,马元义不幸被捕牺牲。张角当机立断,连夜派人赶往各地,命令提前起义。接到命令后,36方同日起义,“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后汉书?皇甫嵩传》)。起义军以黄巾裹头,称作“黄巾军”。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三人同为黄巾军最高统帅。起义军在各地杀官吏,烧官府,攻打豪强地主的田庄,开仓赈济贫民,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数月间,连战连胜,声势浩大,形成几支主要力量。张角会集幽、冀两州黄巾军,转战河北。攻占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南)后,命张宝北上占领了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等地,黄巾军很快控制了河北腹地。东汉灵帝十分震恐,急令北中郎将卢植率军进击。张角在和敌军激战后,率主力退守广宗,并击退了卢植的围攻。此后又打败了东中郎将董卓。不久病死。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他利用宗教作为动员群众的工具,表明了农民阶级的斗争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东汉政权,使东汉政权从此土崩瓦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