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强力养力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强力养力分类:【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尽民力思想的主要内涵。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社会,劳动人口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问题历来受到重视。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思想家提出了强力论和养力论,尽民力思想逐渐形成体系。强力,即强民之力,主要指增强劳动者的技艺能力,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墨翟斥责“民力尽于无用”是七患之一(《墨子?七患》)。养力,即爱惜民力。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便深深认识到要实现“强力”必须注意“养力”,重视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使用不得超过一定限度,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管子?收民》篇说道:“量民力,则事无不成”。《版法》篇也说:“用力不可以苦”,“用苦则劳”。荀况也要求“罕兴力役,无夺农时”(《荀况?富国》),以减轻生产者负担。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