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归有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归有光

分类:【传统文化】

明代散文家。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省)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嘉靖间举乡试不第,徙居嘉定(今属上海市)安亭江上,读书谈道,生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行年六十,始成进士。授长兴(今属浙江)县令,体恤百姓,吏治清明,豪族酷吏多恶之。调顺德(府治今河北邢台)通判,专辖马政。后经高拱等荐为南京太仆寺丞。卒官。他对“文必秦汉”之说深为不满,认为“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颉顽,而世直以蚍蜉撼之,可悲也! 无乃一二妄庸人为之钜子以倡道之欤!”(《项思尧文集序》)善古文,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为有明一代大家。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比较了解社会、民生情况,同情人民疾苦。其抒情、记事一类散文,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均以清淡朴素之笔,描写平凡琐事,感情真挚,记叙生动,不事雕饰,而风味超然。其诗亦有佳作。有《震川集》。

明代散文家。字照甫,又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后八次应试不第,徙居嘉定,著述论学,时称“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年(1561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他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曾以“穷乡老儒”与主张“文必秦汉”的王世贞、李攀龙等相对抗,斥之为“妄庸巨子”。他推荐唐宋散文,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他的绝大多数散文描写的都是家庭琐事,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加以铺张渲染,文笔朴素,感情真挚,以从容恬淡的风格,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情味深厚,颇具特色。代表作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尤以散文《项脊轩志》著名。这是其古文杰作之一,也是唐宋文传统的一个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