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彝族暖屋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彝族暖屋

分类:【中国民俗】

彝族多居于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常么、猪场等乡镇的石山地区,村落一般比苗族较为集中,房屋多为平房,建于山腰或山脚下的高地,石砌地基,舂泥墙,茅草顶(富裕之家用瓦盖顶)。一幢房子最高不超过两丈,多分为三间。当中一间为厅堂,正中立五神位(祖灵居中,左为文昌、灶王,右为孔子、财神),杂放着桌、凳、石磨、米筛、簸箕、木桶等家具农具。左、右两间都铺设竹楼,用来放谷物和饲料,但互不相通。左边这间靠里面的一半作卧室,外面的一半设火塘,安置三脚鼎灶,作聚餐打火锅用。火塘上面挂着半个床铺大小的竹排一块,用来放腊肉、辣椒和干菜。竹排旁边吊一只大竹篓,这是专放盐巴的盐篓子。火塘里的火种终日不灭,俗称为“暖屋”,也方便随时架锅起火做饭。右边的一间也一分为二,里面作老人的卧室,外面放大水缸,起一个大炉灶(在此烧火蒸饭或熬猪潲)。竹楼上置放一至两副棺材,以备老人过世时用。房前或屋后再建低矮简陋的牲畜栏。

那坡彝族在20世纪40年代前的房屋是木架棚平房,茅草顶,竹栅墙。50年代后逐渐采用邻近壮族的干栏式建筑风格,至今多建干栏式三层楼房、瓦顶。底层养禽畜,辟一角置脚踏碓。第二层住人,中间厅堂设神台,右前厢房作厨房,置三脚铁灶;后厢房为卧房。第三层是阁楼,为贮放粮食之所。房前有晒台。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3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