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彝族沙拉格(换童裙)习俗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彝族沙拉格(换童裙)习俗分类:【中国民俗】 凉山彝族姑娘的成年礼彝语称“沙拉格”(换童裙),也有称“威嗄洛”(换童装)、“拉波西克”(换耳线)的。一般在15岁或17岁举行。据说,双岁换裙会招致姑娘多灾多难,终生不吉祥。具体的吉日佳期由老人推算。仪礼由母亲或年长、子女多、漂亮、能干的妇女主持,并邀请姑娘的小伴们在羊粪堆旁举行。羊粪肥地,姑娘在羊粪堆旁换童裙,来日会多多地生儿育女。但不许任何男性在场或偷看。仪式开始后,姑娘们要唱一些挑逗该少女的歌和祝词。接着就进入第一程序:挥“扎尼”,即由主持人拿“扎尼”在姑娘头部和下身转绕数次,并口念祝福词为姑娘祝福;第二程序是改变发式,即将少女的单辫分成左右两个发辫,之后,再戴上一张黑色绣花头帕,并将双辫盘于头帕之上。额前的刘海也要打湿抹光,整洁闪亮,以示少女情窦初开,端庄秀丽;第三程序是取下姑娘少女时期作为耳饰的绿线,换上银光闪闪的耳珠或耳坠;第四程序是脱去姑娘现时穿的浅色两节童裙,换上由红、蓝、黑色三节或四节百褶裙。 有的地区在举行“沙拉格”仪礼时,要延请毕摩“断口嘴”,即请一成年妇女坐在果木树下(杀)一只猪,再拿猪头在受礼姑娘的头上转7~9转,以示驱除不祥。随后就换耳线、梳双辫、换百褶裙。这奇特的习俗,很像是姑娘结婚的预习。 姑娘举行“沙拉格”仪礼之后,就意味着已步入成年,从此,便可以自由地赶场、看赛马,出入社交场合;可以找朋友、找情人,也就是说她已取得了与性成熟相应的社交权利。应该说这才是“沙拉格”的核心,更是姑娘们早已期盼的。换裙仪式结束后,这家要杀猪宰羊,宴请宾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