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彝族漆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彝族漆器分类:【传统文化】 漆器艺术品种。产于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相传是一位叫狄伍浦的人发明制作的,距今已千年。采用胎料、色料和漆料为原料。胎料有:木、皮、竹、角、竹木、皮木6种。以黑色生漆作底色,配以红、黄颜色组成各种图案,有月牙纹、太阳纹、鸡嘴纹、牛眼纹、油菜籽纹等自然界常见的动物、人、花鸟、山水图纹。生漆分别加朱砂、石黄、锅烟调和而成。纹饰有四种方法:漆彩绘、雕刻、镶嵌和堆漆。多用来制作餐具、酒器、武器、容器及防护用具,其中以盛酒器最为著名。喜德、甘洛、美姑所产漆器为好,喜德漆器尤为精美,不仅饮誉国内,而且畅销海外。 彝族漆器历史悠久。明初的水西宣尉司辖境的手工作坊中即设有漆工作坊,用漆涂髹甲胄、箭筒和马鞍以及图案和制作粗犷的酒具。清代以后,制作工艺更加复杂,品种更多,有捧盒、茶船、孔雀开屏、烤红镜盘、歪桃上寿、猴子托盘、刘海戏蟾等二百多种。工艺方面,有嵌漆、描饰、罩明、质色、金漆以及著名的大方隐花等。彝族漆器制作工序复杂,一般分四大工序、五十到八十多道环节。四大工序为:制胎、灰地、髹漆、装饰。制胎属造型的工序,主要有皮胎、木胎、纸胎、羊皮纸胎等几种。灰地为固型、整形、打底工序。髹漆即上漆,包括多次上漆、打底漆、重漆、面漆、平磨、推光等三十多个环节。装饰即在漆器表面绘制图纹。传统装饰工艺主要是彩绘和描金彩绘等,现发明了刻纹、镶嵌、刻纹填彩等工艺。彝族漆器质轻耐用,器形秀丽,制作精细,风格严谨,生活气息浓郁,因而驰名全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