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彝族的阿细跳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彝族的阿细跳月分类:【地域文化】 云南彝族有一种著名的舞蹈叫“阿细跳月”,它是彝族支系撒尼人的一种舞蹈,流行于云南路南、弥勒等地。传说很早以前,彝族人民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为赶时令,常不等树木燃尽、炭火冷却就掘坑播种,因人们光着脚,脚被火星烫着后就抬起来跳两下,由此演变为基本的舞蹈动作。后来这种舞蹈经常在农闲的夜月下跳,并成为青年们恋爱和娱乐时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因此被人们称为“阿细跳月”。又由于舞蹈里的伴奏乐器很突出,所以又称“大三弦舞”。每逢节日集会或喜庆之日,人们都身着盛装聚集而舞,男青年背着大三弦、小三弦,吹着笛子、木叶,边弹奏边舞蹈,姑娘们则合着节拍与之对舞。舞步为五拍组合,可上前、退后、左右移动,舞步始终跳跃。女子左右摆动双臂,抬脚时双手拍掌两下,动作灵巧活泼。跳到高潮时,优美的旋律合着有节奏的掌声、欢快的歌声,烘托出热烈的气氛,充分表达出阿细人欢快、乐观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